学生骨干班主任既是学生角色又兼有教师角色,既要具备良好的行为示范能力又要有较强的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能力。建立系统性、科学性、发展性的学生骨干班主任的选聘、素质培训、考量奖惩等管理机制,对学生班主任的思想、言行、生活起到导向、校正和塑造作用,是学生骨干班主任制度充满活力的保障。学生骨干班主任制度的有效实施要求全校各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统一协调。
1.规范学生骨干班主任选拔聘任制度
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公开选聘、建立“后备学生骨干班主任库”,选拔聘任政治思想坚定、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率先垂范的学生骨干进入班主任工作队伍。在选聘过程中,优先选聘学生党员担任班主任。根据学生骨干班主任选拔聘任的经验,学生骨干班主任中约70%为学生党员,同时,在学生党员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其班级的团支部建设、党员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等工作业绩更加突出。
2.制定系统化的学生骨干班主任培训机制
第一,高校依据学生骨干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举办形式多样的涵盖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的短期集中培训,如邀请学术造诣较高的学者、政治素质过硬的党政干部、社会阅历丰富的知名校友、优秀思政课教师等为学生骨干班主任召开专题讲座、报告会等,以讲授者人格魅力,提升培训效果。第二,依托党建、共青团工作,举办机制化培训。学生骨干班主任作为优秀学生群体,是高校党建、团建工作的优先吸收和培养对象,学生工作部协调高校党组织、团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职能部门结合各自的培训计划给予学生骨干班主任队伍提供政策指导、资源共享、系统化培训等方面支持,例如,优秀思政课教师为学生骨干举办专题理论培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自信、观点自信和方法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加深学生骨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功底;学生骨干班主任列席“党会”“党日”“青马工程”“知行论坛”等思想理论培训学习活动,增强骨干班主任的教师角色意识。
3.建立科学的学生骨干班主任评价机制
科学性、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学生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管理,因此,学生管理职能部门要科学设计学生骨干班主任的工作目标以及预期效果,制定详尽《学生骨干班主任工作手册》,依据工作职责范围,制定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包括学生民主评议,辅导员评议考察、工作业绩考察等指标因子。建立奖励机制,对于考核优秀、合格的学生骨干班主任发放聘书、津贴、典型表彰等奖励;建立退出机制,及时将责任意识差、不符合角色要求的学生骨干班主任予以解聘。科学地考量标准、考核方法及奖惩措施以能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效果。
总之,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处在转型期的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学生骨干担任班主任工作模式,建构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教师班主任、学生骨干班主任“四位一体”、全员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探索。“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培育红色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立双,刘迪,姜军. 国防生忠诚教育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137-139.
[2]张彦坤,李煜华.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化项目培育模型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6):114-11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发挥学生骨干班主任辅助作用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