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勤练,教给写作方法
(1)与读结合
以读促写,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留意文章的整体构思、语言运用,还可布置一篇与此内容相关、主题类似的作文,让学生仿写,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2)与活动结合
喜爱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还能源源不断地为他们的写作提供素材。如:在开展活动前给学生提出要求,要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特点,特别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地方。活动后及时“评”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
(3)与生活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新鲜事,不少学生却熟视无睹。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留心观察事物,用心体验生活点滴,注意自己的情感变化。在此基础上,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他们才会自主寻觅生活之美,感受生活之趣,才会运用文字去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才能从蚂蚁搬食中学会坚韧与团结,从父母的目光中读出期盼和亲情……
(4)与资料相结合
平时要在读书看报中养成积累资料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日积月累就会“积水成渊”,习作时便能信手拈来。要让学生在读书时想着哪些优美的词句、段落可以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并及时用卡片摘抄下来,做好备注,分类对号收藏。习作时根据题目找素材,教学生把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处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2.赏评,培养习作兴趣
《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学生光有“情动于衷”“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还不够,教师还需采取多元评价的方法,增强他们的习作自信心。
一方面采取措施,培养一批写作积极分子,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可以成立“文学社”,创办校刊刊登学生的习作,可以定期举行作文比赛,推荐发表学生的习作,充分调动他们的习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习作,鼓励他们放开手脚、自由倾吐。还可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先找出文中闪光点、成功处,大加赞扬,再针对需要修改处提出意见与建议。然后通过“美文美读”展示活动,提高他们的习作成就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又使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收获成功,找到了乐趣。
四、导思——拓宽思维视野,展示个性作文
“文章最忌随人后”“文章最忌百家衣”,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要激活他们的个性化思维,使其冲破思维定式的束缚,选取新颖的素材,放飞想象、袒露心灵,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如,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平时照相的时候,老是照成眯眼,而师傅也喊“注意了,一、二、三!”但效果却不明显。如果在照相师傅喊的时候都闭上眼睛,当喊“三”时舌抵上颚睁大眼……写作也一样,思路新颖了,写出的内容自然会与众不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开源博采实练导思厚积而薄发——小学创新作文的教学策略(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