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创造的起点。教师有责任解放儿童的眼睛,帮助他们把眼睛擦得更亮。“解放眼睛”归根结底,就是解放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喜爱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只有亲眼所见,才会心有所感,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次,我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发现:学生总是混淆“狠”和“狼”。这两个字,字形相似,区别在于一个点。常言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词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被理解。因此,我范读课文,故意把“恶狠狠”读成了“恶狼狼”,学生哄堂大笑,我随之请求帮助。学生帮我认识“狠”和“狼”的字型,强调了“狼”多一“点”,这个点就是狼的头,写的时候可以写重一点。我恍然大悟,保证从此再也不闹笑话了。把“点”塞给学生看,他们一定不看;如果解放儿童的双眼,他们就会愿意观察、乐于发现。
四、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讲
“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陶行知这样阐述解放儿童的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学生在课堂上突如其来的提问、插嘴,老师不可随意用纪律压制,否则积极思维的学生会变少。
一次,我在给学生读一篇童话时,遇到生字“挠痒痒”的“挠”字,板书在黑板上,问小朋友怎么记住它。一位学习有点困难的学生小声嘀咕:“我,就记不住。”我安慰了他,并鼓励大家一起想办法。
“你记‘跷跷板’,换掉足字旁。”
“我们是用‘手’挠痒痒的。”
“还有小猫‘绕毛线’,换掉绞丝旁。”
……
我把字和拼音写在黑板上,学生发现字的右边都是“尧”,都有韵母“ao”。我告诉他们这就是形声字,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思,还表扬了他们能联系新旧知识学习。要创造,就要解放儿童的嘴,老师要鼓励他们大胆问、大胆说。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社会是最好的学校,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不能把他们约束在学校。带他们走进大自然,接触青山、绿水,体会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的美好;带他们走近社会,认识三教九流、士农工商,向知识发问,向自由发问。眼界决定境界,见识多了就知道自己的匮乏,才能唤起探索的愿望。
清明假期,为增大学生的识字量,我鼓励他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商场、单位,收集各行各类的广告语,节后交流。他们收集了很多:
“小身材,大味道。——好时巧克力”
“不怕你跟着我,就怕你跟丢了。——VOLVO汽车”
“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公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六大解放”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