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云衢中学开展了以发掘当地人文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研究。学校从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关系、学生与文化四个领域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分类目标,并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初步解决了课程实施中“学什么?”的问题、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库、学生参与意识增强,校园学习氛围大大增强、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的相互层次渗透模式。
关键词:人文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研究
一 、研究背景
2002年秋,中山市进入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按照《中山市中学课程设置方案》,我校决定在初中一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两节。当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课程计划,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教材。为此,我们开展了以发掘当地人文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型的独立形态的课程,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其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级课程管理的架构,明确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这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上的依据。
云衢中学地处中山南朗,名人荟萃,人文资源丰富。南朗镇是一代伟人孙中山的故乡,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军事、文化名人,诸如孙中山、陆皓东、杨殷、程璧光、王云伍、阮玲玉、方成等都是南朗人。南朗又是有名的侨乡,港澳海外同胞爱国爱乡,乡情浓厚,人才辈出与当地人文环境密切关系。云衢中学从1809年创办的“云衢书院”至今已近200年历史,学校教育与当地人文背景息息相关。历史积淀的丰富的人文资源,是进行国民教育,提升民族精神的重要素材,发掘当地人文资源,使之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整合,将具体可感的当地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加以弘扬,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优化育人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研究价值,也为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
二、确定校本活动课程的目标
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设计应当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及对文化的尊重意识;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从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关系、学生与文化四个领域,我们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分类目标:
学生与自然领域:
1、主动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2、欣赏自然世界,热爱自然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4、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学生与社会领域:
1、认识社会资源,并知道要有效运用
2、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3、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体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
学生与自我关系领域:
1、注重生活卫生,学会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2、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3、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学生与文化领域:
1、主动关注文化现象,丰富文化知识
2、尊重多样文化和本土文化
3、尊重文化工作者
4、主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通过主题活动目标的制定,我们对开展活动过程具有了更具体的导向,这样就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他们对自身活动目的性的认识,老师只是规范和丰富活动目标的指导者。
本文来自免费范文网 www.77cn.com.cn
全文比较多 需要的教师可以下载观看,包括目录和后记感想
![]() |
发掘当地人文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发掘当地人文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论文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