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犯罪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刑法学等邻近学科相比,与外国犯罪学研究的同行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也说明我国犯罪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随着新世纪我们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走向盛世,犯罪学研究将迎来历史发展上的第二个春天,必将会有更新的突破和更大的发展。
注释:
①信息来源:中国期刊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索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期刊文章索引。
②卜安淳:《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思考》,载《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文集》第82页。
③皮艺军:《社会敌意的犯罪学解读(续)》,载《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91页。
④皮艺军:《犯罪学研究在刑事一体化中的功能与贡献》,载王牧主编:《犯罪学论丛》第7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74页。
⑤张旭:《刑事政策、刑法学和犯罪学三者关系的梳理与探究》,载《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5、76页。
⑥张远煌:《论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概念的区别》,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2期。
⑦[荷]冯客著,徐有威等译:《近代中国的犯罪惩罚与监狱》,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
⑧孔一:《规范的内外破解:道德突破与伦理消解——对犯罪罪刑或过程的实证研究》,载王牧主编:《犯罪学论丛》第7卷,第45、46页。
⑨黄兴瑞、孔一、曾赟:《浙江省刑事犯罪高发的宏观原因实证研究》,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年第1期第40页。
⑩张小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犯罪》,群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492、493页。
(11)张荆:《现代社会的文化冲突与犯罪》,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4月版。
(12)贺曙敏、李锡海:《论文化冲突与犯罪》,载《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56页。
(13)宋立卿、李芙:《对劳动教养制度几种学术观点的质疑》,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8年第12期,第31-34页。
(14)李锡海、张亚奇:《现代化与有组织犯罪》,载《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4期,第77-81页。
(15)田大忠:《关于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综合治理的对策探讨》,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8年第12期,第35-39页。
(16)白岫云:《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载王牧主编《犯罪学论丛》第7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214页。
(17)唐大宇:《中国台湾地区的犯罪学研究》,载王牧主编:《犯罪学论丛》第7卷,第130页。
(18)《劳动教养制度的价值定位与改革方向》课题组:《劳动教养制度与保安处分的比较研究》,载《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4期,第104页。
(19)翟中东:《关于重新犯罪防治政策调整的思考》,载《法学家》2009年第2期,第105-113页。
(20)施磊:《社会敌意与媒体控制》,载《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110页。
(21)张荆:《都市化与犯罪率同步增长的原因研究》,载《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3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2009年中国犯罪学研究述评(11)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