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公式总结
9.9 E1k
2 VA2 2sin2 (t x
v) 波质点的动能 9.10 E1222
xP 2 ( V)A sin (t v
)波质点的势能
9.11 E1222
xk Ep 2 VA sin (t v
)波传播过程
中质元的动能和势能相等
9.12 E E2
2
k Ep VA sin2
(t
x
v
)质元总机械能
9.13 E V A2 2sin2 (t x
v)波的能量密度 9.14 122
2
A 波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平均能量密
度
9.15 平均能流
9.16 I 12
vA2 2
能流密度或波的强度
9.17 L log
I
I 声强级 0
9.18 y y1 y2 Acos( t )波的干涉
9.20
( 2 1) 2
(r2 r1) 2k
波的叠加
k 0,1,2,
(两振动在P点的相位差为派的偶数倍时和振幅最大)
2
9.21
( 2 1)
(r2 r1) (2k 1)
波的
k 0,1,2,3,
叠加两振动在P点的相位差为派的偶数倍时和振幅最小 9.22 r1 r2 2k
2
,k 0,1,2, 两个波源的初
相位相同时的情况
9.23 r
1 r2 (2k 1)
2
,k 0,1,2,
第十章 电磁震荡与电磁波
10.1
d2qdt2 1
LC
q 0无阻尼自由震荡(有电容C和电感L组成的电路) 10.2 q Q0cos( t ) 10.3 I I0sin( t ) 10.4
1 T 2 LC 11
LC2 LC
震荡的圆频率(角频率)、周期、频率 10.6
E0
0
B电磁波的基本性质(电矢量E,磁矢
量B) 10.7
1
B
和 分别为介质中的电容率和磁导率
10.8 W We Wm 12( E2 B
) 电磁场的总能量密度
10.10 S W v
1
EB 电磁波的能流密度
v
1
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
11.1 r2 r1 杨氏双缝干涉中有S1,S2发出的光到达观察点P点的波程差
11.2 r2
d1 (x
2
)2
D2 D为双缝到观测屏的距离,d为两缝之间的距离,r1,r2为S1,S2到P的距离
r2
d22 (x 2
)2
D 11.3
x d
D
使屏足够远,满足D远大于d和远大于x的情况的波程差
11.4
2 x d
D
相位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物理公式总结(1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