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丈,不是很高吗?可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 这课书很深,不太容易理解。 这块布颜色太深,做夏天衣服不合适。 (2)他已经走远了,赶不上了。 把牲口赶到外边去。
他在百忙之中赶写了这篇文章。 (3)凳子不结实了,拿个钉子钉一钉吧。 办点事真不容易,到处碰钉子。 判断下面加点字的意义是否相同
1、老头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还给她,就怕马儿性子烈,她管不住。”2、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四、词义的演变
1、词义的深化 2、词义的扩大 3、词义的缩小
4、词义的转移
五、作业:课后的“小试身手”部分 六、反思
21
(不吝啬)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同义词、同义词之间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具体的语言现象入手,在讨论中逐步将同义词剥离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同义词的作用
2、辨析同义词和恰当使用同义词 3、在练习中正确掌握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 、阅读 、启发,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点拨;通过典型例题试题加以巩固 。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据说一个在学中文的外国人看到“wife”的同义词,几乎要吐血而亡。 “妻子”,简称作“妻”,别称作“太太”,尊称作“夫人”,
口语作“老婆”,书面上的文言词语作“妻室”、“内助”、“中馈”等,方言作“媳妇(儿)”、“堂客”、“屋里人”、“屋里的”、“婆娘”、“婆姨”等; 称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作“糟糠之妻”,称掌柜的妻子作“内掌柜的”; 称自己的妻子作“元配”、“原配”、“发妻”; 称元配死后续娶的妻子作“继配”、“继室”、“续弦”; “家小”、“家眷”有时也专指妻子; 妻子还有其他的称呼:“小君”、“细君”、“室人”、“山荆”、“荆妻”、“荆室”、“内当家”、“家里”、 “内人”、“拙荆”、“孩子他妈/娘”…… “大老婆”——“正房” 、“小老婆”——“偏房”、““妾”,侧室”. “配偶”一词则专指结婚后男女的任何一方,多用于法律文件。
(丰富的同义词是语言发达的一种表现,但太多的同义词对学习者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要说老外,就是我们学了那么多年汉语,天天讲中国话的人遇到一些同义词的辨析也会晕头转向找不到北。那么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是如何产生的?同义词之间又有怎样的差异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辩一辩同义词的兄弟姐妹。)
二、阅读课文“课堂活动”:一双眼睛百种“看”法 (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认识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然而在汉语里,关于“看”的词语非常多。请大家翻开课本64页,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各种不同的看法。)
[3分钟看课文]
(课文中把这些词语分成了四个大类,而在65页的下面又分了许多个小组,你能说出这些小组的特点吗?)
三、课堂活动:让世界充满爱——藏在心中多少“爱”
(用眼来认识世界,而用心来感受生活,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叫做爱,那么你能够写出关于爱的词语来吗?)
1、写出与爱有关的词语(我们分成两大阵营,看一看究竟哪一个阵营能写出更多关于爱的词语来)[请学生来写]
22
2、划分跟爱有关的词语的小类(同学们都写的很好,那么我们也仿照书上的形式来分一分爱的小类吧)
四、同义词的作用(很多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说写不出丰富多彩的语言,可是大家看看满黑板的“爱”,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注重这些同义词的选用,难道还会觉得自己语言贫乏吗?其实同义词虽然让老外难过得想吐血,但是它的作用也不小。) 1、表义准确、精细。(它使我们的文章在表达时更加准确、精细)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纪念刘和珍君》
我们这样站着,雄壮而多情 温柔地呼唤风象召唤姑娘们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2、突出强调,加强语气。(使用同义词也可以加强我们所要表达的语气。)
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纪念刘和珍君》
3、避免重复呆板,使语言富于变化美。(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写作时想表达相似的意思,如果用相同的词显得呆板,那么用同义词,就会让语言富有变化的美感。)
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我与地坛》
五、同义词不可误用(但是不要以为反正是同义词就随便挑一个就能用了,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义词也是有差别的,如果误用了同义词,会让语句变的很别扭。)
例:听说您奶奶前两天一命呜呼了…… 他坦白我别忘了把东西交给她。
原来您是徐博士的犬子,见到您真是荣幸。 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有些词虽然是同义词,但是在使用上应该注意区别对待。
如:“生日”“诞辰”,“土豆”“马铃薯”;因为这里后一个是书面语,前一个是
口语。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区别。有人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用“诞辰”造了这样一个句子。他写道:“今天是小强8岁诞辰,我们去给他贺寿吧”。这样说显然不对,“诞辰”是一般用在书面语中,表示对人的尊敬。8岁的孩子怎能用诞辰呢?而且用“贺寿”这个半白半文的词语,更显得不伦不类。
②注意有些同义词在某些场合下可以互换使用,但有时不能随意调换。
如:“美丽”“漂亮”都有“好看”的意思,如“这个小姑娘长得很漂亮”可以换成
“这个小姑娘长得很美丽”。意思不受影响。但看下面这两句话中加横线的词语就不能随意互换。“我们热爱祖国的美丽河山”“这场球打得真漂亮”。前一句的“美丽”不仅有好看的意思,还有“堂皇”“庄严”的意思;后一句的“漂亮”有“精彩”“出色”的意思。不能互换。
③注意仔细辨别同义词之间的不同点。汉语的同义词非常丰富。同义词越多,语言的表现力就越强,可以把意思感情表达得细致、准确、严密。
23
六、同义词辨析及运用(所以在同义词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仔细的辨析,恰当的选用)
同义词的辨析原则:抓不同语素、看上下语境 一般我们辨析同义词会从这样三个大方面入手
一).词义方面
1、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 如:战争――战斗风俗——风尚 书籍——书 边疆——边境 这些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2、词义轻重的不同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如:处罚——批评 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破坏――摧毁 二).用法方面 1、适用对象不同
如“严厉”与“严格”,“严厉”常与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词语搭配,”严格“常与”遵守、执行、要求、监督”等词语搭配
2、词类和功能不同
如:阻碍(动词) 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阻碍(名词) 排除一切阻碍。深刻(形容词) 他分析得很深刻。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动词) 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深入(形容词) 必须深入批判反动理论。
如“发现”与“发觉”,发现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而“发觉”往往只做动词
3、搭配关系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如: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三).色彩风格有差异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如:成果——后果 节俭——吝啬 维护——庇护 聪明——狡猾 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如:果断——决断——武断。
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如:陵墓——坟 富态——胖 马铃薯——土豆 苍穹——天空 根据语境,仔细辨别。
强化语境意识。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
24
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做到“三审视”:
(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七、应用---理解
比较下列几组同义词,想一想他们是属于哪一类不同
? 边疆---边境 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 ? 轻视---蔑视 词义轻重的不同 ? 交换---交流 搭配关系不同
? 成果---结果---后果 感情色彩不同 ? 父亲---爸爸 语体风格不同 ? 芳龄---年龄 适用对象不同 ? 加剧---急剧 词类和功能不同 八、特别说明:
1、正确理解词义是辨析的基础。
2、要充分分析句子的语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例: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化装 化妆) 分析:1)理解词义:“化装”指改换装束,“化妆”指美化妆容。2)结合语境: ①目的是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 ②“珠光宝气”指装束上的变化 故选“化装”。
九、课堂小结(总之,辨析同义词既需要我们平时有丰富的积累也要求我们注意从语境去认真分析选用词语,当然也要注重掌握一定的方法,让我们再一起记一遍同义词辨析的要领)
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对象有区别,词类有差异,搭配有不同,色彩有褒贬,语体分口书
十、布置作业:完成课后“小试身手”练习和常规训练 反思: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语言文字应用教案汇总(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