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本科毕业论文-某公司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系统概述

会计信息系统是财务信息系统的一条分支,它的产生既体现了信息系统的普遍特性,同时,因为它处理的对象是“会计”,所以在应用一般的信息系统方法的时候,也显示出它的一些特殊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数据量大

业务处理对象小到牵涉每一个人的几分几角,大到一个企、事业组织系统,一个主管地区和跨行跨业。在一个单位内,经济业务的发生相对于其他部门业务都比较繁杂,会计业务范围之广,事务之繁体现在经过科学化处理之后的信息量远远高于其他事务处理的信息量。一个中等企业,每天需处理的会计事务信息量大约在0.15 MB左右。 b、变动频繁,数据规律性小

在其他事务信息中,都可有很大的稳定性数据,而会计的事务发生是日新月异,它只有整体价值的相对稳定,而在每时每日,在微观上都是可变数据。这一特性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不同于其他信息分支系统。 c、计算量大,时间性强

在第一章已经说过财务管理首先应建立会计信息系统。这些核算是从各个角度对资金的利用、来源、转化等各种形态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会计制度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各种帐簿的结算、汇总以及各种报表的编制完成。这些业务的完成都牵涉到大量的经济信息和强烈的时间观念。 d、数据的精确性

信息系统中,有不少“模糊”问题,可以用“可能”、“也许”、“否则”、“也行”等等,估计事态发生、变化,描写最后结果。会计中的数据,不允许出现“可能对”,“这样的核算也凑合”等模糊术语,它要精确到角分。它是通过精确的数字信息来反映宏观问题的。因此,对于会计计算机核算系统中的程序编制,要求数字处理过程特别严密。[1] e、通用性实施困难

在财务系统中,各行业面对的会计核算科目不同,核算对象不同,需要的会计报表不同,决策目标不同。这就决定了通用财务计算机系统研制与实现的难度很大。 f、数据的安全保密要求高

任何会计数据都牵涉到经济利益,小则个人,大则企业,直到国家,所以当实现了计

2

算机系统管理会计事务后,怎样达到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级也是一项严肃的任务。 g、必须遵守财务规范

人工会计核算已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一套有效地管理经济事务处理法规,从遵守财经纪律和有关法定政策方面,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要适应已有的法规,并且要经得起审计的检验。

3

2、系统开发方法

本公司系统的开发采用原型法。 2.1、原型法的概念

原型即雏形,表示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对于系统开发指的是该系统的早期版本。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获得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投入少量人力和物力,尽快建立一个原始模型,使用户及时运行和看到模型的概貌和使用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开发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如此循环迭代,直到得到一个用户满意的模型为止。

从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中可以看到,用户能及早看到系统模型,在循环迭代修改和完善过程中,使用户的需求日益明确,从而消除了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同时从原型到模型的生成,周期短、见效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

但是作为一个会计信息系统的原型,它应含有最终模型的某些主要特征,主要内容是: (1)主要功能的程序模块; (2)会计数据库; (3)用户界面; (4)主要会计报表; (5)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2.2、建立原型的过程

原型法是随着用户和开发人员对系统认识和理解的逐步加深,而不地对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其开发流程如图2-1所示。[3]整个开发过程可以分成如下几个步骤: (1)确定初步需求。根据用户基本需求,对系统给出初步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包括各种功能的要求、数据结构、菜单和屏幕、报表内容和格式等要求。这些要求虽是概略的,但是最基本的,易于描述和定义。

(2)设计初步原型。根据用户初步需求,开发出一个可以应用的系统,它应满足上述的由用户提出的基本要求。

(3)试用和评价原型。在试用中能亲自参加和面对一个实在的模型,能较为直观和明确地进一步提出需求,提出修改意见。

(4)修改和完善原型。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以得到新的系统原型,然后再进行试

4

[2]

用和评价,这样经过有限次的循环反复,逐步提高和完善,直到得到一个用户满意的系统模型为止。

原型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它的开发周期短,见效快,可以开发边使用,较适合于开发环境和管理体制多变、系统结构不稳定的情况。但是,开发系统采用原型法,需要有交互式开发环境和第四代语言及自动编程系统的支持,其初始原型设计较为困难,开发过程尚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用户要求设计初始原型使用原型满意原则满意评价原型不满意修改原型 图2-1 原始法的开发流程

2.3、初始原型的构造原则

原型法的实质是尽快地构造一个原型,以尽快明确用户需求,适应变化的开发环境。但是如何构造一个系统的初始原型? [4] 构造系统原型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尽可能利用现成软件和模型来构造原型,随着软件产品的商品化,这种积木式地产生原型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会大大减少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

(2)按最小系统原则构造一个规模较小、基本能反映用户系统需求的原型,经用户评价和迭代修改,再补充系统的其余部分。

按最小原则构造原型并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求能反映用户要求的主要特征,图2-2可以清楚地描述这一原则和方法。

5

系统ABCA1. . .AnB1B2...BnC1. . .CnB21. . .B2n 图2-2 最小系统原型法示意图

假若有一个层次的系统结构图,经过调查和分析,其中某一技较能全面地反映该系统的基本特征,就可以选择这部份为系统原型,经评价认可之后,再完善其余部分,如图子系统B(B1?Bm)就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分枝。

(3)利用高效率软件工具生成原型。如第四代语言较第三代语言编程能力和编程效率高出一筹,这样可大大节省编程时间,缩短开发周期。

2.4、原型的生成控制

原型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的过程,这种修改如何控制呢?也就是说修改到何种情况才结束呢?有以下的方法可供参考。

(1)限制用户接收程度。这种控制的方法是事先将用户接收程度以百分比的形式确定下来,如将用户的接收程度定为75%,当达到这个百分数时就停止修改。但是在一个用户环境不稳定时,用户的需求也可能是不确定的,在修改过程中试图提高用户接收的百分比也许是行不通的。需要寻找另外控制修改次数的方法。

(2)按费用/效益方法控制。如果原型的修改费用超过了其修改带来的效益,就停止修改。伴随着原型逐渐完善,再进一步修改时,其修改费用会大于修改所带来的效益,此时修改就需停止。

(3)按修改次数控制。可对原型的修改次数确定一个最大值,这个控制值可根据开发系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本科毕业论文-某公司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本科毕业论文-某公司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502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