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课后在补充填写一下。 (二)看故事,谈感想
1、师:同学们都见过石头吧?通常你印象中石头有什么用的呢?(起房子、玩)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的是特殊的石头,出自美国著名的集画家和作家与一身的琼·穆特的经典之作《石头汤》。
看到这个故事的题目,你想说些什么吗?(这石头汤到底是什么样的汤?这汤会好喝吗?你敢喝吗?)
带着这些疑问,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分享琼·穆特的经典之作《石头汤》。 2、讲故事(讲述绘本故事:《石头汤》,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分享的快乐。) 听绘本故事(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在此提四个问题)
提醒:请同学们在听故事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图片。(在看图片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故事的主题,将会对第3、5、6、8、21、22、23、25、27等PPT图片进行讲解)
封面:你发现了什么?
第3张:在这图上老师知道了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我们中国的,你猜猜我是怎么知道的?(长城)作者非常善于运用这样含蓄的手段来刻画他内心想表达的事物或者是一些深刻含义的东西,如果你在看到以下的图片发现了什么?或者想说些什么?你可以举手示意发表你的见解。下面就要看看我们的孩子谁读懂了作者的心?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哦。
第5、6张:人们的表情是麻木的,冷漠的。
第8张:看到这些房子,你有话要说吗?(房子也仿佛把人们的表情表露出来了,充满了恐惧、惊讶。不愿意接触外人。)
第21张:孩子们留意人物的表情哦。(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脸。)与之前人们冷漠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22张:蘑菇、豌豆都“飞起来了”,难道是画家画错了吗?(这是在描写和尚想象的,还不是真的。)猫也很期待哦。
第23张:对比封面只有4个人的头像,这里是人们围满了整个大锅,。人们除了好奇,更重要的是想看看大家为之付出的“石头汤”到底最后会变成怎样的呢?大家开始关注身边的事了。
第25张:这里热闹的场面和之前和尚们入村时是的景象作了对比,人们变得热情了。
第27张:也是和之前的作对比,村民们从原来的冷漠变得热情了。当和尚们要离去的时候大家都纷纷出来为他们送行。
26
当讲到“一个女裁缝、一个郎中、一个木匠??还有其他很多人。可他们相互间很少来往。”时,提问:
当三个又累又饿的和尚要到一个村子去,希望能得到食物和睡觉的床时,猜一猜,他们会遇到什么?
当讲到“和尚们去敲第一家的门。没有人回答。接着,房里的灯灭了。他们又去敲第二家的门,结果还是一样。就这样,一家挨一家,一户又一户。”时,提问:
当三个和尚遭遇到村民的冷落时,想一想,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如何?
当讲到“这些石头可以煮出极其美味的汤。”阿寿说,“可是这么小的锅,恐怕煮不出很多。”时,提问:
当三个和尚说能用石头熬出美味的汤时,你相信吗?相信的人说说理由。
当讲到“农妇把自己家的胡萝卜拿来了,多得抱也抱不动”时,提问:假如当时你也是这些村民中的其中一个,你会在自己家里拿什么来让这锅汤更美味呢?
师把故事讲完。 3、讨论:
假如让你重新给石头汤取名,你会取什么名?
《石头做的汤》《石头汤》《三个聪明的和尚》《一道特殊的汤》《石头的特殊用途》《随机应变的和尚》《小气老师也给这个故事取了几个名字,大家看看可以不?《一个愚蠢的村庄》《三个狡猾的和尚》《不好客的村民》《讨厌陌生人的村民》《晚宴》《足智多谋》等
石头汤让村民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此我们就来思考一下,今天讲的石头汤里的三个和尚是否是“骗子”呢? “石头汤“是真的还是假的?在故事里,所有的村民都喝到了石头汤了吗?村民们得到了什么?
(1) 最后,事实上烧出了一锅美味的“石头汤”。 (2) 不只是和尚,是所有的人都喝到了汤。 (3)所有的人都获得了比他付出的更多的东西。 (4) 一个冷漠的村庄变得热情,成为一场盛宴。
看来,和尚们并不是骗子,他们用巧妙的方式让全村人都懂得了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板书:快乐 幸福)那要得到幸福和快乐的秘诀是什么呢?(付出、为别人着想、给予)以至于和尚们要走时,大家都依依不舍。
4、小结:同学们,石头汤给村民们带来了一场盛宴,从此邻里之间和睦、幸福地生活着。幸福就是一起参与,你我付出,共同分享。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
27
多神奇的石头汤,我们拿来自己的图书组建班级图书角,带来美丽的植物装扮教室。让我们学会为别人付出,找到快乐的源泉,做一个使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的人吧!
第二课时
一、小小行动
写“小名片”,见证友情
师:我们在一起生活一年多了,在大家相处的日子里,一定发生了很多开心的、有意义的、或觉得有点遗憾的事情。你有什么感谢或鼓励的话想对同学说呢?老师给大家三四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写在老师发给大家的“小名片”上,然后待会请几位同学上来说说,看看你是怎么对你的好友或者你的同学表达这份感情的。
生:笔刷刷地写起来了。
师:现在请几位同学来说说,其他同学可以课后悄悄的拿给你写的那位同学。让这张“小名片”成为你们友情的见证和珍藏好不好?
生:好。
二、欣赏歌曲《我们是一家人》,感受集体的温馨
三、分享日活动:学生提议,班级同学举手表决确定班级相关分享日,如:读书分享日、玩具分享日、经验分享日等等 四、课后延伸,小结课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回忆了我们大家一起出游或者一起做事情的经历,我们共同感受了生活在大家庭里的温馨和快乐,而且也发现我们在大集体中慢慢取得的收获和进步。希望我们学会与人合作,快乐与人分享。
28
第十课 受到委屈怎么办
【教学目标】
1.珍惜友谊和亲情,学会尊重、理解和善待别人。
2.在和同学相处时,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3.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待己。 4.在发生矛盾时,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教学课时】2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被孔子冤枉的学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给学生讲个情景故事:下课时,两个男同学在一起玩抓抓儿的游戏,玩得很开心。玩着玩着,其中一个男同学悄悄地跑过去,推了另一个男同学一把。那个男同学没防备,摔倒在了地上。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你认为接下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二、交流讨论 1、分组讨论
2、把你们的设想演一演。(学生排演时,教师巡视全场,了解全班同学对此事发展的多种猜测,以利于在交流中作正确引导。) 3、全班交流表演(教师选不同设想的几组表演)
4、讨论:同学们对此事做了种种猜想,如果在生活中,你真的遇到了这样的事,你认为哪种设想最为理想?为什么?
5、采访哪些表演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同学:为什么你认为事件可能会这样发展? (学生可能会说出吃亏的原因,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问题,可顺着学生的思路,把吃亏报复这一话题深化,最后让学生意识到斤斤计较要不得。)
6、全班交流:请班里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同学谈谈当时的情况,当时自己心里的想法。再谈谈与那个同学的关系,现在对那件事的看法。
7、小结:一些你当时认为不可原谅的同学在一段时间后又成为了你的好朋友,一些当时你认为不可原谅的事过一段时间再回想却变得那么可笑。所以,当我们在遇到这样的人或事时一定要冷静,不要让自己将来后悔。 三、故事深化
1、教师讲述“被孔子冤枉的学生”的故事。
29
2、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
3、学生的遭遇,引发我们的思考。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有开心的,也会有不开心的,但我们还是应该感到庆幸,正是这些事让我们成长。 四、送格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仁慧的友情,得到仁慧的友情。——郭沫若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正直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一节课的讨论,我们知道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朋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但为了一点小事就和朋友起冲突很不值得。因为友谊是很珍贵的。 二、合作研究
同学之间常常会遇到哪些冲突?遇到冲突应当怎么处理? 1、选择合作伙伴。 2、确定研究内容。 3、发放表格, 会发生的冲突是:
三、全班交流,
交流一份,请学生评论一份,主要内容为:你觉得那个办法最好?或你有什么好办法? 四、找一找
1、在我们身边,那些同学的人缘特别好? 2、他们与人交往时的优点是什么? 3、你能做得比他们更好吗? 五、总结
宽宏待人给我们带来快乐。
30
可以解决的办法是: 此法的好处、弊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低年级 公民教育 教案集(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