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行程问题解题技巧(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3-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追及问题的地点可以相同(如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也可以不同,但方向一般是相同的。由于速度不同,就发生快的追及慢的问题。

根据速度差、距离差和追及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常用下面的公式: 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距离差÷速度差 速度差=距离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快速-慢速

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式求出第三者来达到解题目的。

*例1 甲、乙二人在同一条路上前后相距9千米。他们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前进。甲在前,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步行;乙在后,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自行车追赶甲。几小时后乙能追上甲?(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求乙几小时追上甲,先求乙每小时能追上甲的路程,是:10-5=5(千米) 再看,相差的路程9千米中含有多少个5千米,即得到乙几小时追上甲。9÷5=1.8(小时) 综合算式:9÷(10-5)=9÷5=1.8(小时)答略。

*例2 甲、乙二人在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同向出发。乙在前,每小时行5千米;甲在后,每小时的速度是乙的1.2倍。甲几小时才能追上乙?(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甲每小时行:5×1.2=6(千米) 甲每小时能追上乙:6-5=1(千米)

相差的路程6千米中,含有多少个1千米,甲就用几小时追上乙。6÷1=6(小时) 答:甲6小时才能追上乙。

*例3 甲、乙二人围绕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350米,乙每分钟跑250米。二人从起跑线出发,经过多长时间甲能追上乙?(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题的运动路线是环形的。求追上的时间是指快者跑一圈后追上慢者,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落一圈”,这一圈相当于在直线上的400米,也就是追及的路程。因此,甲追上乙的时间是:

400÷(350-250)=400÷100=4(分钟)答略。

*例4 在解放战争的一次战役中,我军侦察到敌军在我军南面6千米的某地,正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向南逃窜,我军立即以每小时8.5千米的速度追击敌人。在追上敌人后,只用半小时就全歼敌军。从开始追击到全歼敌军,共用了多长时间?(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敌我两军行进的速度差是:8.5-5.5=3(千米/小时)

我军追上敌军用的时间是:6÷3=2(小时)

从开始追击到全歼敌军,共用的时间是:2+0.5=2.5(小时)

综合算式:60÷(8.5-5.5)+0.5=6÷3+0.5=2.5(小时)答略。

*例5 一排解放军从驻地出发去执行任务,每小时行5千米。离开驻地3千米时,排长命令通讯员骑自行车回驻地取地图。通讯员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回到驻地,取了地图立即返回。通讯员从驻地出发,几小时可以追上队伍?(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通讯员离开队伍时,队伍已离开驻地3千米。通讯员的速度等于队伍的2倍(10÷5=2),通讯员返回到驻地时,队伍又前进了(3÷2)千米。这样,通讯员需追及的距离是(3+3÷2)千米,而速度差是(10-5)千米/小时。

根据“距离差÷速度差=时间”可以求出追及的时间。 (3+3÷2)÷(10-5)=4.5÷5=0.9(小时)答略。 (三)相离问题

相离问题就是两个人或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应用题,也叫做相背运动问题。

解相离问题一般遵循“两个人或物体出发地之间的距离+速度和×时间=两个人或物体之间的距离”。

例1 哥哥由家向东到工厂去上班,每分钟走85米,弟弟同时由家往西到学校去上学,每分钟走75米。几分钟后二人相距960米?(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二人同时、同地相背而行,只要求出速度和,由“时间=距离÷速度和”即可求出所行时间。因此,得:

960÷(85+75)=960÷160=6(分钟)答略

例2 甲、乙二人从同一城镇某车站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7千米。8小时后,甲、乙二人相距多少千米?(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先求出二人速度之和,再乘以时间就得到二人之间的距离。 (6+7)×8=13×8=104(千米)答略。

*例3 东、西两镇相距69千米。张、王二人同时自两镇之间的某地相背而行,6小时后二人分别到达东、西两镇。已知张每小时比王多行1.5千米。二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出发地距东镇有多少千米?(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由二人6小时共行69千米,可求出他们的速度和是(69÷6)千米/小时。张每小时比王多行1.5千米,这是他们的速度差。从而可以分别求出二人的速度。

张每小时行:

(69÷6+1.5)÷2=(11.5+1.5)÷2=13÷2=6.5(千米)

王每小时行:6.5-1.5=5(千米) 出发地距东镇的距离是:6.5×6=39(千米)

答:张每小时行6.5千米,王每小时行5千米;出发地到东镇的距离是39千米。

解流水问题的方法

流水问题是研究船在流水中的行程问题,因此,又叫行船问题。在小学数学中涉及到的题目,一般是匀速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特点是,水速在船逆行和顺行中的作用不同。

流水问题有如下两个基本公式: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1)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2)

这里,顺水速度是指船顺水航行时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船在静水中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水速是指水在单位时间里流过的路程。

公式(1)表明,船顺水航行时的速度等于它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之和。这是因为顺水时,船一方面按自己在静水中的速度在水面上行进,同时这艘船又在按着水的流动速度前进,因此船相对

地面的实际速度等于船速与水速之和。

公式(2)表明,船逆水航行时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之差。 根据加减互为逆运算的原理,由公式(1)可得: 水速=顺水速度-船速 (3) 船速=顺水速度-水速 (4) 由公式(2)可得:

水速=船速-逆水速度 (5) 船速=逆水速度+水速 (6)

这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的实际速度和水速这三者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另外,已知某船的逆水速度和顺水速度,还可以求出船速和水速。因为顺水速度就是船速与水速之和,逆水速度就是船速与水速之差,根据和差问题的算法,可知: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7)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8)

*例1 一只渔船顺水行25千米,用了5小时,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1千米。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的顺水速度是:25÷5=5(千米/小时)

因为“顺水速度=船速+水速”,所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顺水速度-水速”。 5-1=4(千米/小时)

综合算式:25÷5-1=4(千米/小时)

答:此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4千米。

*例2 一只渔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4千米,逆水4小时航行12千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在逆水中的速度是:12÷4=3(千米/小时)

因为逆水速度=船速-水速,所以水速=船速-逆水速度,即:4-3=1(千米/小时) 答:水流速度是每小时1千米。

*例3 一只船,顺水每小时行20千米,逆水每小时行12千米。这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各是多少?(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因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所以,这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20+12)÷2=16(千米/小时)

因为水流的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所以水流的速度是: (20-12)÷2=4(千米/小时)答略。

*例4 某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18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此船从甲地逆水航行到乙地需要15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此船从乙地回到甲地需要多少小时?(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18-2=16(千米/小时)

甲乙两地的路程是:16×15=240(千米) 此船顺水航行的速度是:18+2=20(千米/小时)

此船从乙地回到甲地需要的时间是:240÷20=12(小时)答略。

*例5 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港开往乙港共用8小时。已知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此船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多少小时?(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顺水的速度是:15+3=18(千米/小时) 甲乙两港之间的路程是:18×8=144(千米) 此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15-3=12(千米/小时) 此船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的时间是:144÷12=12(小时)

综合算式:(15+3)×8÷(15-3)=144÷12=12(小时)答略。

*例6 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一艘汽艇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0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求由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水而行需要几小时,由乙码头到甲码头逆水而行需要多少小时?(适于高年级程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小学行程问题解题技巧(3)在线全文阅读。

小学行程问题解题技巧(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9077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