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气力输送法。这是利用风机在气力输送机的管内形成单向气流,依靠气体的流动或装卸作业的安全要求
气压差来输送货物的方法。
现代装卸作业的安全要求,是指在物资的装卸过程中,为防止和消除伤亡事故,保证员工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包括的内容有:物资装卸的安全要求,起重、运输机械安全操作的要点等。
(1) 装卸作业的总体安全要求
装卸、搬运作业,必须组织严密,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否则,极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机械和物资损坏事故。为此,必须注意下列要求: ?
应有统一的现场指挥。作业现场应有一人统一指挥,指挥时有明确、固定的指挥信
号,以防作业混乱,发生事故。作业现场的装卸、搬运人员和机具操作人员,要严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非作业人员不得在作业区域内逗留。 ? ? ? ?
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机械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要有专人负责操作设备和起吊、人力装卸、搬运时,应量力而行,配合协调,绝不可冒险违章操作。
要保证物资、包装不受损坏。严格注意稳挂、稳吊、轻抬、轻放,避免不适于钩、
拴吊工作,严格按设备规定负荷作业和车船允许载荷装载。
吊、挂、撬的操作,以免造成物资变形、残损、散失及包装损坏。要注意包装上的标志,发现物资包装有渗漏、损坏时,必须立即进行修补、加固。 (2) 机电设备装卸安全要求
机电设备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特殊性能,局部的损伤、弯曲、变形都可能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有的甚至会变得完全不能使用。 ? ?
应按照包装上的标志进行作业,特别要禁止倒置和发生撞击。
吊挂带有木箱包装的设备时,应注意绳索吊挂位置。如果箱上有吊挂位置标记,必
须在规定位置上吊挂,避免起吊后设备发生倾斜和翻倒。在吊挂柳条、竹席包装的设备时,更应小心仔细,一定要挂在底座上。在起吊、放下时,必须轻提、轻放,平稳操作。 ?
起吊裸体机电设备时,应利用机器上备有的专用吊运孔或吊钩。无吊运孔和吊钩的,
要在钢丝绳和机器之间加垫木方,或用废布、棉纱等隔开。不要使钢丝绳直接接触机体的光滑、精密部位,更不允许在机器的轴或手柄上进行吊挂。 ? ? ?
起吊前,应先试吊。当设备离地10—20厘米时,应检查悬吊是否牢固。发现问题成套设备装卸时,应注意成套性,防止随意拆套。
超高、超宽设备装运时,应按运输部门的运输安全规定操作。
应立即下吊,不得勉强往上吊。
(3) 化工材料装卸安全要求
化工材料品种多,性质复杂,特别是危险品容易发生事故,因而安全操作极为重要。 ? ?
作业前,应先做好准备工作,检查工具是否被有机物、酸、碱污染;如已污染,应作业人员应根据所装卸、搬运物资的特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作业前,应有专
将之清洗干净。
人进行检查。完工后,应进行清洗、消毒。 ? ? ? ? ? ? ? ?
作业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严防震动、摩擦、撞击和倒置,更不能摔滚。
铁桶包装的液体化工材料,在下车卸垛时,切忌在跳板上滚、滑、溜、放。凡发现在进行危险品搬运时,不得进食和吸烟,对有毒物更应注意。工作完毕后,必须进装卸、搬运炸药等一级易燃易爆物时,不得使用铁轮车和非防爆式马达的电瓶车,晚间搬卸危险品时,须在封闭式或防爆式照明灯下作业。夏日作业应避开中午,寒对强烈腐蚀性物品作业时,应检查容器底部是否已被腐蚀;搬运中不可倒置或倾斜。 装卸搬运放射性物资时,不要肩扛、背负、揽抱。工作完注意洗净皮肤和漱口。 两种能互相作用的物资不得在同作业区作业,更不能同车、同船混装。
包装破损、渗漏,必须搬到安全地,进行换装。
行淋浴、漱口。遇中毒现象时,应即刻送空气新鲜处休息;重者应立即送医院。 作业人员不得穿带铁钉的鞋子。 冬作业时应注意滑倒。
(4) 起重运输机械安全操作要求
对操作者的要求。凡操作人员,均须经专门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方可上机。
① 运转前的注意事项: ? ? ? ? ? ? ?
认真检查,发现问题须经修好后才能进行工作。
操作人员应明确工作任务,并与装卸、搬运人员共同制定工作程序。 不得超负荷、超速度运行。
起吊时,吊钩必须位于物件重心的正上方,以免起吊后物件摇摆。 绝对禁止人和物一同吊运、提升。
要以口令和手势作为指挥信号,并只可服从一人指挥。但遇有停止信号时,不管信工作完毕,吊钩上不应悬挂物件。
② 运转中的注意事项:
号是谁发出,都应立即停车。
起重机械的保险安全装置。为了保证操作安全,应根据起重机械的不同类型装设各种保险装置,如缓冲器、卷扬限制器、行程限制器、起重控制器等。 3.
装卸搬运作业准则
装卸搬运活动的本身并不增加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相反,装卸搬运有可能成为玷污和损坏物品的直接原因,影响物品的价值。如无必要,尽量不要装卸搬运。 (1) 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所谓无效作业是指在装卸作业活动中超出必要的装卸、搬运量的作业。显然,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对装卸作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① 尽量减少装卸次数。要使装卸次数降低到最小,尤其要避免没有效果的装卸作业。 ② 提高被装卸物品的纯度。物品的纯度,指物品中含有水分、杂质与物品本身使用无关的物质的多少。物品的纯度越高则装卸作业的有效程度越高。反之,则无效作业就会增多。
③ 包装要适宜。包装是物流中不可缺少的辅助作业手段。包装的轻型化、简单化、实
用化会不同程度地减少作用予包装上的无效劳动。
④ 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物品在装卸、搬运中,要实现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位移,选择最短的路线完成这一活动,就可避免超越这一最短路线以上的无效劳动。 (2) 提高物品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物料或货物平时存放的状态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散放在地上,也可以装箱放在地上,或放在托盘上,等等。存放的状态不同,物料的搬运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从经济上看,应选择搬运活性高的搬运方法。
所谓物品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是指在装卸作业中的物品进行装卸作业的难易程度。在堆放物品时,事先要考虑到物品装卸作业的方便性。根据物品所处的状态,即物品装卸、搬运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不同的级别,即0级、1级、2级、3级和4级共五个等级。
在整个装卸、搬运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几次物品的搬运,下一步比前一步的活性指数高,因而下一步比前一步更便于作业时,称为活化;装卸、搬运的工序、步骤应设计得使物料或货物的活性指数逐步提高(至少不降低),叫做步步活化。表6—5是物品处于不同状态的活性指数关系表。
表5—5 活性的区分和活性指数 作业种类 物品状态 作业说明 集中 散放在地上 料箱中 托盘上 车中 运动着的输送机上 运动着的物体 搬升运走 需作业步数 4 3 2 1 0 0 不需作业步数 0 1 2 3 4 4 搬运活性指数 0 1 2 3 4 4 起 起 集中、搬起、升起、运走 要 要 要 要 搬起、升起、运走 升起、运走 运走 不需其他作业 不需其他作业 否 要 要 要 否 否 要 要 否 否 否 要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搬运活性指数的组成关系是:散放(集中)一装箱(搬起)一支垫(升起)一装车(运走)一移动。可以看出,散放在地上的物品要运走,需要经过集中、搬起、升起、运走四次作业。散放物品的作业次数最多,最不方便,也就是说它的活性水平最低;集装在箱中的物品,只要进行后面三次作业就可以运走,物料搬运作业较为方便,活性水平高一等级;运动着的物品,不需要再进行其他作业就可以运走,活性水平最高。
虽然从理论上讲,活性指数越高越好,但必须考虑到实施的可能性。例如,物品在储存阶段中,活性指数为3的输送带和活性指数为4的车辆,在一般的仓库中很少被采用,这是因为大批量的物品不可能存放在输送带和车辆上的缘故。 (3) 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
尽可能利用重力实现装卸作业,既节约资源、能源,又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利用重力式移动货架也是一种利用重力进行省力化的装卸方式之一。重力式货架的每层货格均有一定的倾斜度,利用货箱或托盘可沿着倾斜的货架层板自己滑到输送机械上。 (4) 装卸作业的机械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装卸搬运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职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
来,尤其对于危险品的装卸作业,机械化能保证人和物品的安全,这也是装卸搬运机械化程度不断得以提高的动力。 (5) 推广集装化装卸
在仓库装卸搬运作业过程中,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形状、重量的不同进行集装处理,以确定不同的装卸作业方式。集装处理是将物品以托盘、集装箱、集装袋为单位进行组合。 (6) 促进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标准化最简单的解释,是对重复事物和概念通过判定,发布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的秩序和社会效益。标准化往往与系列化、通用化相联系。装卸、搬运标准化,是对装卸、搬运的工艺、作业、装备、设施、货物单元等制定和发布的统一标准。装卸、搬运标准化对促进装卸、搬运合理化起着重要作用,它又是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现代化的前提。 (7) 提高安全效率化
装载作业一般是运输和储存的前奏。运载工具满载和库容的充分利用是提高运输和储存效益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运量大于运能、储量大于库容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装卸、搬运时,要根据货物的轻重、大小、形状、物理与化学性质,以及货物的去向、存储期限、运输工具的类别等,采用恰当的装卸方式,巧妙配装,使运载工具满载,库容得到充分利用,以提高运输、储存效益和效率。
为了保证运输和储存安全,在装载时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保持货物稳固,以克服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外力的破坏作用,比如纵向、横向、垂直惯性力以及风力、重力、摩擦力等。
5.2.2 商品的堆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定义,堆码是指将物品整齐成货垛的作业。根据物品的包装、形状、性质、重量等特点,结合地面负荷、仓库层高、储存时间、货物承重等因素,将物品堆码成不同形状的货垛。合理的堆码,不仅便于库存物品的管理,还能确保其安全性,不发生变质、变形等异常情况。 1.
商品堆码的要求 (1) 对商品的要求
在堆码操作之前,必须彻底查清商品的数量、质量,确保包装完好,标志清楚,若外包装上有玷污、尘土的,要清除干净,不影响商品质量。对于受潮、锈蚀以及已经发生某些质量变化或质量不合格的部分,应加工恢复或者剔出另行处理,与合格品不相混杂。同时,为便于机械化操作,金属材料等应打捆,机电产品和仪器仪表等可集中装箱的应装入包装箱中。 (2) 对场地的要求
货垛可以根据需要,放置在库内,也可以放置于货棚或露天场地。但不同堆垛场地应达到的储存要求各有区别。
库内堆垛的,货垛应该在墙基线和柱基线以外,垛底需要垫高。
货棚内堆垛的,货棚需要防止雨雪渗透,货棚内的两侧或者四周必须有排水沟或管 道,货棚内的地坪应该高于货棚外的地面,最好铺垫沙石并夯实。堆垛时要垫垛,一般应该垫高30~40cm。
露天堆垛的,堆垛场地应该坚实、平坦、干燥、无积水以及杂草,场地必须高于四周地面,垛底还应该垫高40cm,四周必须排水畅通。 (3) 堆码作业的要求
① 合理。垛形必须适合商品的性能特点,不同品种、型号、规格、牌号、等级、批次、产地、单价的商品,均应该分开堆垛,以便合理保管。货垛形式要适应货物的性质,有利于货物的保管,能充分利用仓容和空间;货垛间距应符合作业要求以及防火安全要求,并要合理地确定堆垛之间的距离和走道宽度,便于装卸、搬运和检查,垛距一般为O.5~O.8 m,主要通道约为2.5~4m;大不压小,重不压轻,缓不压急,确保货物质量和货物的“先进先出”。
② 牢固。物堆放稳定结实,货垛牢固,不偏不斜,必要时采用衬垫物将其固定。做到不压坏底层货物或外包装;不超过库场地坪承载能力;货垛较高时,上部适当向内收小,与屋顶、梁柱、墙壁保持一定距离;易滚动的货物,使用木楔或三角木固定,必要时使用绳索、绳网对货垛进行绑扎固定,确保堆垛牢固安全。
③ 定量。每行每层的数量力求成整数,便于货物的清点。一般采用固定的长度和宽度,且为整数,如50袋成行,每层货量相同或成固定比例递减,能做到过目知数。每垛的数字标记清楚,货垛牌或料卡填写完整,摆放在明显位置。过秤商品不成整数时,每层应该明显分隔,标明重量,便于清点发货。
④ 整齐。货垛堆放整齐,垛形、垛高、垛距标准化和统一化,货垛上每件货物都排放整齐、垛边横竖成列,垛不压线;货物外包装的标记和标志一律朝垛外。
⑤ 节约。尽可能堆高,避免少量货物占用一个货位,以节约仓容,提高仓库利用率;妥善组织安排,做到一次作业到位,避免重复搬动,节约劳动消耗;合理使用苫垫材料,避免浪费。
⑥ 方便。选用的垛形、尺度、堆垛方法,应便于堆垛作业、搬运装卸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垛形方便理数、查验货物,便于通风、苫盖等保管作业。 2.
商品堆码方式 (1) 普通物品堆码方式
① 散堆方式。散堆是指将无包装的散货在仓库或露天货场上堆成货堆的存放方式。这种堆码方式简单,便于采用机械设备装卸、堆码,节省包装费用和运费。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大宗散货(图5一5)。
图5-4货架方式
图5-5散堆方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在库作业与盘点(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