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3 菌种与质粒
本实验中所使用的黄酒酵母菌株、大肠杆菌菌株和质粒载体如表2-3所示:
表2-3本实验所使用菌株和质粒的性质及来源 Table 2-3 Strains and plasmids used in this study
菌株或质粒 菌株(Strains) RY1 RY1-a1 RY1-α3 RY1-a1-?bat2 RY1-α3-?bat2 RY1-1 RY1-2 RY1-3 RY1-a1-?bat1 RY1-α3-?bat1 RY1-a1-?bat1?bat2
工业用黄酒酵母二倍体
MATa,工业用黄酒酵母单倍体菌株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背景介绍
来源
MATα,工业用黄酒酵母单倍体菌株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MATa ?bat2 MATα ?bat2
MATa/MATα ?hom2::kan MATa/MATα ?hom2
MATa/MATα ?hom2/?hom2::kan MATa ?bat1::kan MATα ?bat1::kan MATa ?bat2?bat1::kan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本研究 本研究 本研究 本研究 本研究 本研究 本研究
RY1-α3-?bat1?bat2 MATα ?bat2?bat1::kan 质粒(Plasmids) pUC19 pUG6 p-GAPza pUC-BABK pUC-HABK pUC-HB1A1K
Ampr,克隆载体 携带KanMX抗性基因 携带Zeocin抗性基因
Ampr,敲除BAT1基因的重组质粒 Ampr,敲除HOM2基因的重组质粒 Ampr,敲除HOM2基因的重组质粒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本研究 本研究 本研究
2.1.4 主要培养基
(1)LB培养基(w/v)
胰蛋白胨1%,氯化钠1%,酵母浸粉0.5%,蒸馏水配制,pH 7.0,115℃、0.1MPa灭菌20 min。
(2)YEPD培养基(w/v)
葡萄糖2%,蛋白胨2%,酵母浸粉1%,蒸馏水配制,pH自然,121℃、0.1MPa灭菌20 min。
(3)半乳糖诱导培养基
半乳糖2%,蛋白胨2%,酵母浸粉1%,蒸馏水配制,pH自然,121℃、0.1MPa
15
2 材料与方法
灭菌20 min。
(4)麦汁培养基
称取一定量粉碎的麦芽,按1:5的料水比于65℃水浴锅中糖化3-4 h至碘检完毕,然后经过过滤、煮沸、过滤,并用糖度计调整外观糖度至13°Brix,115℃、0.1MPa灭菌15 min。
(5)黄酒发酵培养基
500 mL三角瓶中加入100 g大米(蒸熟并摊凉),10 g麦曲,45 mL米浆水(PH 4.5),60 mL清水,30 mL二级种子液。
以上前四种培养基的固体培养基需再加2%的琼脂。
2.1.5 主要溶液
(1)葡萄糖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经过105℃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0000 g,然后用蒸馏水溶解,再加入5 mL的浓盐酸,最终用蒸馏水定容至1 L。
(2)斐林甲液
分别称取15 g五水硫酸铜,0.05 g次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并最终定容至1 L。 (3)斐林乙液
分别称取50 g酒石酸钾钠,54 g氢氧化钠,以及4 g亚铁氰化钾,用蒸馏水溶解并最终定容至1 L。
(4)100 mg/mL氨苄青霉素溶液
称取10 g氨苄青霉素,用蒸馏水溶解并最终定容至100 mL,然后用0.22 μm滤膜过滤除菌,最后用已经过灭菌的1.5 mL EP管分装, -20℃保存。
(5)G418 溶液
称取10 g G418,用蒸馏水溶解并最终定容至100 mL,得到浓度为100 mg/mL的母液,然后用0.22 μm滤膜过滤除菌,最后用已经过灭菌的1.5 mL EP管分装, -20℃保存。
(6)酚氯仿溶液
按照25:24:1的体积比分别量取Tris饱和酚、氯仿、异戊醇,然后混合均匀,存放于棕色瓶内,并4℃保存。
(7)50×TAE缓冲液
分别取242 gTris,57.1 mL冰醋酸,和100 mL 浓度为0.5 mol/L的Na2EDTA(pH 8.0),然后用蒸馏水溶解并最终定容至1 L。
(8)1 mol/L醋酸锂
称取10.201 g醋酸锂,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最后再过滤除菌。 (9)PEG3350(50%,w/v)
称取25 g PEG3350,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 mL,115℃灭菌15 min。
16
天津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60%乙醇溶液
量取60 mL色谱纯的无水乙醇,然后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 mL。 (11)20%乙醇溶液
量取20 mL色谱纯的无水乙醇,然后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 mL。 (12)高级醇混标溶液
分别准确量取色谱纯的正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0.2 mL、0.3 mL 和0.5 mL,然后用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定容至10 mL,得到高级醇的混标母液,4℃冷藏。
(13)1.6%内标液
准确量取色谱纯的乙酸正戊酯0.16 mL,然后用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定容至10 mL得到1.6%(V/V)的内标液,4℃冷藏。
2.2 分析方法 2.2.1 CO2失重的测定
黄酒发酵时,用带有针孔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置于30℃条件下静置发酵,在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称重一次,称重前充分晃动三角瓶中的发酵液以尽可能赶走瓶中CO2, 当发酵失重小于1 g/12 h时,表明黄酒发酵已经基本结束。
2.2.2 酒精度的测定
利用酒精计比重法测定酒精度[74]。
用100 mL的量筒量取100 mL发酵液于1000 mL的蒸馏瓶中,然后加入100 mL蒸馏水,再加入适量的消泡剂,摇匀,接入蒸馏装置,并用100 mL量筒作为接收器收集蒸馏液。同时为了防止酒精挥发,在蒸馏过程中应使量筒始终处于冰浴中。当量筒中蒸馏液滴至98 mL左右时停止蒸馏,然后再用蒸馏水补足至100 mL即可。蒸馏结束后用酒精计测定蒸馏液酒精度,同时用温度计测量蒸馏液的温度,最后将该温度下测定的酒精度换算成20℃条件下的酒精度。
2.2.3 还原糖的测定[75]
利用斐林试剂法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含量。 (1)原理
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试液滴定煮沸着的斐林试剂,终点时微过量糖液会将蓝色的指示剂次甲基蓝还原成无色的还原态,最后根据试液的用量可以求得还原糖的含量。
(2)斐林试剂的标定
分别吸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各5 mL,并置于150 mL三角瓶中,然后准确地加入10 mL空白液(蒸馏水),预先用滴定管向三角瓶中加入适量的0.1%标准葡萄糖溶液,以保证后面滴定时所消耗的0.1%标准葡萄糖溶液是在1 mL以内,摇匀。在电炉上加热至沸腾,然后立即用0.1%标准葡萄糖溶液滴定直至蓝色消失,此滴定操作过程要求操
17
2 材料与方法
作准确并且迅速,需要在1 min以内完成,滴定完成后准确记下滴定用0.1%标准葡萄糖溶液的体积。
(3)测定
吸取斐林甲液、乙溶液各5 mL于150 mL的三角瓶中,然后加入1mL经过适当稀释的样品稀释液以及9 mL蒸馏水,其余操作过程同上。
(4)计算
式中:Vo—空白液所消耗的标准葡萄糖溶液的体积(mL);
V—样品稀释液所消耗的标准葡萄糖溶液的体积(mL); C—标准葡萄糖溶液的浓度(g/L) n—样品的稀释倍数
Vs—所取样品稀释液的体积(mL)
2.2.4 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测定
采用气相色谱法[75-77]测定黄酒发酵液的蒸馏液中高级醇含量,采用的是内标法,乙酸正戊酯作为内标。
(1)色谱条件
气相色谱仪为Agilent 7890C,并且配置有Agilent G4512A自动进样器,色谱柱为 HPINNOWAX Polyethylene Glyco 30 m×320 μm×0.5 μm ,检测器为FID。进样口的温度为 220℃,检测器的温度为250℃。进样量条件:1 μL的进样量,并设置为20:1的分流比。载气条件:载气为高纯氮,并将其流速设置为2 mL/min。升温程序:起始柱温设置为50℃,并以5℃ /min的升温速度上升至80℃,然后再以10℃/min升温升至150℃。
(2)样品预处理
取内标液0.1 mL至10 mL容量瓶中,并用发酵液蒸馏所得酒样定容,混匀后,取1.5 mL加入到自动进样瓶中,然后进行气相分析。
(3)分析方法
保留时间法为气相色谱定性鉴定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各物质的出峰时间保持不变。先进样需要检测的标准品溶液,可测得各物质的保留时间。然后再进酒样进行检测,就可以根据各物质的保留时间初步定性酒样中需要检测的各物质。根据各物质的峰面积用内标法进一步定量计算各物质的含量。
2.2.5 生长曲线的测定
(1)取斜面菌种一环接种到装有5 mL YEPD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30℃条件下静置培养12 h。
18
天津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用全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接种量为2%~5%梯度接种,培养温度为30℃,600 nm紫外光下测定吸光值,每隔1 h测定一次菌液的OD值。
(3)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OD600为纵坐标,绘制菌株的生长曲线。
2.3 实验方法 2.3.1 引物设计
本实验中所用全部引物序列见表2-4。
(1)BAT1基因单敲除突变株及BAT1、BAT2基因双敲除突变株的构建及验证所需引物
根据GenBank报道的BAT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BAT1-U和BAT1-D,用于验证黄酒酵母基因组中BAT1基因的存在。在BAT1基因外部的上下游分别设计一对引物BA-U和BA-D及BB-U和BB-D,分别扩增BAT1基因两侧非编码区的片段BA和BB,用于同源重组敲除BAT1基因。根据质粒pUG6序列设计一对引物K-U和K-D扩增KanMX基因,作为抗性筛选标记。在BA片段的上游设计引物B-S和在KanMX序列内部设计引物K-S-BAT1用于BAT1基因单敲除突变株的上游验证,在KanMX基因内部设计引物K-X-BAT1和在BB片段的下游设计引物B-X用于BAT1基因单敲除突变株的下游验证。BAT1、BAT2基因双敲除突变株的验证和BAT1基因单敲除突变株的验证相同。
(2)HOM2基因一个等位基因敲除的突变株RY1-1的构建及验证所需引物 根据GenBank报道的HOM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HOM2-U和HOM2-D,用于验证黄酒酵母基因组中HOM2基因的存在。在HOM2基因外部的上下游分别设计一对引物HA-U和HA-D及HB-U和HB-D,分别扩增HOM2基因两侧非编码区的片段HA和HB,用于同源重组敲除HOM2基因。在HA片段的上游设计引物H-S和在KanMX序列内部设计引物K-S-1用于HOM2基因一个等位基因敲除的突变株的上游验证,在KanMX基因内部设计引物K-X-1和在HB片段的下游设计引物H-X用于HOM2基因一个等位基因敲除的突变株的下游验证。
(3)HOM2基因两个等位基因敲除的突变株RY1-3的构建及验证所需引物 在HOM2基因保守区的两端分别设计一对引物HA1-U和HA1-D及HB1-U和HB1-D,分别扩增HOM2基因的部分片段(分别命名为HA1片段和HB1片段),用于同源重组中断HOM2基因。在HA1片段的上游设计引物H-S和在KanMX序列内部设计引物K-S-2用于HOM2基因两个等位基因敲除的突变株的上游验证,在KanMX基因内部设计引物K-X-2和在HB1片段的下游设计引物H-X用于HOM2基因两个等位基因敲除的突变株的下游验证。
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发酵工程毕业论文完成版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