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四独立?。在?四独立?的过程中,学校硬件建设必须走继承与创新的道路,硬件建设应以高于公办学校,但又不能等同于贵族学校。应研究与寻找剥离后民校的市场定位,以满足不同层次教育需求。同时,剥离后民校的硬件建设要传承?名校?的特色,如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和创新教育特色,还要创造性地在硬件建设中体现校本、生本概念,以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2、教师队伍建设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剥离后民校,其师资队伍的构成都有其独特性,?名校?分离出来的教师与社会招聘教师共同组成了剥离后民校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既要考虑市场因素,又要考虑事业单位因素,如何实现教师队伍身份、心态、考核等等方面的统一是需要各方面共同研究的一个内容。我们坚持民办发展,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理念为本的原则,关注教师发展,做到三个结合
(1)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自主成长 (2)创造条件与提供平台相结合,促进教师岗位成才 (3)严格选拔与后续提高相结合,促进教师成就事业 运用校本教研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剥离后民校传承名校的优秀管理经验沉淀,但又要避免办学体制中公办学校体制僵化的因素,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研究必须坚持兼顾市场因素与事业单位因素的原则。
要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以学校为重点的校内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激发办学活力。赋予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逐步构建?学校自主用人,学校自主理财,学校自主办事?的校部分级管理,分级核算体制,使学校真正转变成为适应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开放性、学习型的办学实体。同时,推行以聘用制和校内津帖分配为重点的人事分配制度,激活学校人才活力。学校通过?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实施原则,实行?干部职员化,教师社会化,后勤契约化?的改革目标。
力争建立完善的下列体系:招生测评体系、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员工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另有课题辅助)、民主管理体系。
4、评价模式继承与创新研究
包括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评价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剥离后民校的评价
20
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市场因素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原则。对教师的评价研究应更多地以市场因素来设计,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多地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来设计。其核心设想是实施?阳光评价?,以信任合作为基础,以尊重理解为前提,以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较为完整的综合性量化评价。通过新的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思路
在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借鉴中外办学模式,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多元化办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建立满足人们教育需求与兼顾教育公平的民办学校,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摸索具有中国特点的素质教育发展道路,为青少年成长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为中国教育改革做出贡献。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
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行动研究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经验总结法: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 文献法:阅读有关文献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规划阶段,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本阶段通过调查分析,制定学校十一五可持续性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办法,并通过学校职代会的充分讨论、表决。规划制定后进行公示,在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下,逐步完成。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五大工程体系的建设。教研室完成?青蓝工程?;学生处和教务处完成?星光工程?;办公室和学生处完成?铸魂工程?;学生处和教务处完成?健心工程?;总务处完成?三园工程?;办公室完成招生测评体系、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教研室完成员工培训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另有课题辅助);办公室、工会完成民主管理体系。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从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束和研
21
究报告的撰写。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聘请以下专家和领导为本课题顾问 毛大训(株洲市教育局副局长) 张鲜明(株洲市社会力量办学科科长) 吴刘光明(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陈捍东(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丁文平(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 辉(株洲二中校长) 李建国(株洲二中党委书记) 2、课题组组长:范希娟
课题组成员:刘坚华、罗 希、匡 锋、谌寄常、杨元正、夏立勋、刘剑红、罗坤光、卓志龙
3、课题组成员分工: 范希娟:课题组总负责人。
刘坚华、夏立勋、刘剑红:侧重?星光工程??铸魂工程??健心工程?民主管理体系的研究。
罗 希、罗坤光、卓志龙、谌寄常:侧重?青蓝工程?、侧重招生测评体系、绩效评估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的研究、员工培训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
匡 锋:侧重?健心工程?、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民主管理体系的研究。
杨元正:侧重?三园工程?的研究。 4、经费预算:
本课题需经费2万元,学校自筹。
经费使用主要包括专家论证与指导、图书购臵、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资料打印、研讨活动等。
六、预期研究成果及负责人
(一)阶段性成果:
1、学校管理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系列论文(课题组学校管理层成员) 2、学校建设各项规划(办公室)
22
3、学校建设各项制度(各处室) (二)最终成果
研究报告《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范希娟) 七、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
1、加强课题研究的计划性。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以保证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
2、培养课题研究团队。加强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课题研究成员应有理论学习笔记。实行课题组例会制,每学期召开两次以上会议,定期反馈与交流分析、研讨和交流经验,强化目标落实。将校本课程作为重要主题落实在教研组教研活动中。
3、注重课题的过程管理。根据课题管理部门的要求,加强自我管理,配合学校教研室对课题进行年审制。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促进课题研究的良性发展。
3、及时总结经验。课题组成员要勤于思索与总结,结合课题研究情况,每年至少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严禁东拼西凑,抄袭他人作品。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要善于提升为理论。
4、重视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于课题研究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各课题组成员在工作中要结合研究内容搜集有价值的过程性资料与成果资料,收集到的资料要及时整理归档。
执 笔:范希娟 匡锋 谌寄常
2006年11月30日
23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课题开题论证意见
应株洲市景炎中学课题组的邀请,我们对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通过对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的计论,考察课题研究者情况和课题研究的研究基础,提出如下意见:
(一)该课题的研究把握了当今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显明的时代性,现实的针对性和显著和实效性,有重要的推广价值,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该课题研究目标基本明确,理论较为充分,研究方案切实可行,研究方法得当,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
(三)该校积极支持课题研究,具有较好的研究氛围,在学校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该课题研究者都是学校的骨干成员,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能力承担该课题的研究。
(五)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签名:
2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06.11.18景炎中学可持续发展课题开题报告(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