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注入了动力,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不断地实践,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教训,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专业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参加课题研究的3名教师近三年的教学成绩考核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多篇论文获奖。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1)、宗丽华老师:
《“思维短路型”数学学困生学习自信心培养的案例分析》镇江市第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二等奖;
《在课堂教学中对高中文科数学学困生自信心培养策略》在2008年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获省三等奖;
《高一年级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在镇江市教科所论文评比中获市一等奖;
《让文科数学学困生用“心”去学数学》在镇江市市数学学会论文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2)、朱琳超老师:
《纯真的心》在2008年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获省三等奖;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在2008年江苏省教科所论文评比中获省三等奖;
《于细微处见成效》在镇江市教科所论文评比中获市三等奖; 《心到自然成》在省教科所会论文评比获的省三等奖; 《快乐教学,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在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获得三等奖;
(3)、刘佳老师:
《浅析数学教学互动的障碍成因及对策》在2010年江苏省第二届“行知杯”论文评选中获得三等奖;
《享受数学,快乐学习》在中学数学学会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六、分析与讨论
1、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中,有若干本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例如:智力潜质、社会因素、家庭环境、交往圈等因素,都对“学困生”的形成和转化有重要影响;但诸因素有些是教师不可控制变量,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如何降低无关变量的影响,或者使其成为“学困生”转化的促进力量;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因为研究周期较短,有些结果得到实践论证;但更多的处在摸索探究阶段,甚至有一些是体会反思,需要在更大范围研究论证。 3、限于研究者的理论修养、实践经验、能力水平;可能使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有许多局限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验证,敬请专家同仁指导。
最后用一个故事来进行结尾:傍晚的海滩上,一位老者看见一个小女孩在把一个个海星用力的扔回大海,老者问小女孩:“你在干什么”,小女孩回答说:“海星晒了一天的太阳都干燥了,如果不把他们扔回大海,他们会干死的”,老者又问:“海滩上有那么多的海星你怎么能够扔的完呢?”小女孩又拾起一个海星用力的扔去,笑着说:“我扔了这个海星回大海,他就会重新获得生命。”对于每一个教师,难道我们不正是这位扔海星的小女孩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对提高文科数学学困生学习自信心的研究》结题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