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据统计,我们发现:由于担心理科部分选修科目而选择文科的同学比例为54.3%,其中男生更是高达64.7%;在课堂上不喜欢提问的同学比例为73.9%,其中男生比例为82.4%;对于老师的提问,只有13.0%的同学不担心会回答糟糕;80.4%的学生数学课堂上极少举手发言,91.3%的同学不会或偶尔会整理错题本。67.4%的同学作业是和同学商量后完成的,所有的同学都对当前的数学成绩不满意,认为有待改进。
(2)实验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我们利用教学实践来验证教育理论的有效性、可行性,组织学习互助小组,采取部分学生“人盯人”。结合学校每月组织的月考和市里的统考,与对照班级进行比较,观察学生的一些具体变化。该班同学随着课题开展的深入,学生成绩得到了较大提高,09年高考该班平均分93.4分只比对照班低1分。 五、《对提高文科数学学困生学习自信心的研究》的成果 1、学困生类型、成因分析及对策 (一)、智力型后进生
特点:这种类型的学生性格内向、做事认真、勤学不辍,这些学生淳朴踏实、诚实可信,很少违反纪律。他们普遍身体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差,动作缺乏灵活性,同时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常常也弱于其他儿童,自卑心理较重。这类数学学困生主要是小学初中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各种原因,造成基础学力欠缺,而导致智力发展跟不上正常要求。
成因:这些孩子由于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或在小学、初中各
种学习能力未能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又未能被家长及时发觉加以弥补,故而入学后学习总比别人慢半拍,很快成为后进生。 对策:这类孩子往往经历过太多的失败,内心充满痛苦,所以我们首先要真正走近他们、关心他们,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细节,分别找出其问题所在,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一套科学实用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并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其次,要鼓励他们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校运动会、篮球赛、“一二.九”文艺汇演等活动,促进孩子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提高,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老师与家长要为其寻找到一个成功的突破口,帮助他们重塑自信,鼓起重新再来的勇气,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具体部分做法可参考宗丽华老师的论文《“思维短路型”数学学困生学习自信心培养的案例分析》。 (二)、动力不足型后进生。
特点:这种类型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由于学习动机和意志、情感等方面原因出现偏常而引起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学习态度消极,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自制、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鹜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这类数学学困生大多数意志薄弱,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学习过度焦虑。
成因:此类学困生其家长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因此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或者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无暇进行管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对孩子过于娇惯,凡事包办,使孩子失去很多锻炼的机会,责任感和动手能力较差。
对策:家长应和老师密切配合,采用从知识、心理、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予孩子教育,具体做法如鼓励孩子独立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不遮掩不护短,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流。具体部分做法可参考朱琳超老师的论文《于细微处见成效》
(三)、 学习不得法型
特点:这种类型学生智力正常,记忆力较好,但学习不得法,学习效率低,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机械、呆板、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造成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导致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差,缺乏概括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更不能在学习中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
成因: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时家长会教帮做,遇到新的学习问题时,很少主动去思考解决,而是去和同学讨论或者是参考答案。养成了不愿动脑动手习惯,导致思维能力拓展不开,锐意进取的精神缺乏,个人认知能力差。
对策: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注意力,端正不良归因倾向。培养独立意识和思维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习和生活同等重要,都是锻炼提高能力的机会),在出现和解决新问题时多问几句“为什么”。
(四)、外因导致型
特点:这种类型的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的疾
病,家庭的变故,家庭文化环境差,家庭经济出现困难,社会不良影响,交友关系出现问题或品德滑坡等原因导致学习困难。主要特征是厌学或不能坚持上学,或在学习中精神不振作,好疲劳,懒散,有的带有思想品德作风上的不良倾向,造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成因:不少该类型学生父母离异,生活在单亲家庭,从小缺乏父母之爱,心灵受到过严重创伤,形成偏激的性格;或者是家长对学习认知错误,以为丢在学校就可以了,对子女学习关心较少;还有部分学生的产生是来自教师、学生间的鄙视和嘲笑。
对策: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对于这样的孩子,靠老师和父母单方面的努力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我们应加强家校联系,搞好协调配合,其次要加强正面教育,对其闪光点多肯定多鼓励,另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这样的孩子最需要别人的关怀和理解,因此教师和父母要走进孩子心灵,给他们提供真正的关怀与帮助。这类孩子的行为反复性较强,因此教师和父母在帮助孩子进步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科学的方法。
2、数学学困生的补救工作需从高一开始抓起
高中数学学困生补救工作应该从高中的起始阶段开始,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学校和广大数学教师在高一阶段就开始就对“数学学困生”产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一些细节方面做一些预防性措施,完全可以大大降低“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可能性。关于高一年级“数学学困生”产生的部分原因及相对应的对策,在笔者论文《高一年级“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中作了详细的分析,这
里不再继续说明。
3、课堂是补救“数学学困生”的关键阵地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场所。随着新教材越来越“新”,数学课堂却越来越成为造就“笨”学生的场所,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有效性,课题组对这一问题做了研讨,在刘佳老师的论文《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障碍成因及对策》中,做了详细的阐述。
4、初步形成了增强学困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具体操作策略 课题开展几年来,通过与大量数学学困生的交流,我们3位老师初步形成了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困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具体操作策略,详细内容见宗丽华老师的论文《在课堂教学中对高中文科数学学困生自信心培养策略》
5、课题开展后学生的一点变化
经过高三一学年的努力,试验班级数学平均分从一开始与对照班级相差10分到最后高考只相差1分,甚至在年级组织的统一考试中领先对照班级。学生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尊师重教的班级氛围越来越浓,师生建立起浓厚的感情,毕业以来,我和该班多名同学一直保持联系。
6、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科研能力、专业素质明显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操作上都需要教师以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的目标、新课改的手段方法进行。这无形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对提高文科数学学困生学习自信心的研究》结题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