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4. 政体分类思想
除了自己描述的理想整体, 还存在4种政体, 分别是类似斯巴达和克里特的荣誉政体, 寡头政体, 民主政体, 僭主政体。 这四种政体是逐渐退化的, 并和四种人物性格类型相关。 荣誉政体的人爱好荣誉, 寡头政体爱好金钱, 民主政体则无所谓, 个人选择可以很多, 今天干这个, 明天干那个, 因此民主式的个人容易被煽动家利用, 煽动家摇身一变成为民主领袖,这些民主领袖从控制民众中得到乐趣之后, 就会渐渐沦为暴君僭主, 而僭主式的个人则释放了人类最隐秘的邪恶欲望, 而他们自己也成为欲望的奴隶, 在柏拉图看来他们是最不幸福的人。
在政治家篇中, 柏拉图根据有没有法律, 将一个人掌权的政体分为君主立法的政制和僭主政制, 将少数人掌权的政体分为贵族政制和寡头政制, 多数人掌权的政体为民主政制。 在政治家篇中柏拉图提到判断一种政制的真正标准不是少数人统治还是多数人统治, 不是强制的还是自愿的, 也不是统治者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 而是看有没有一门指导性的统治技艺,而这门技艺必然只是由城邦的极少数人掌握, 从这个意义上说柏拉图根本没有考虑过一个好的城邦会采用民主的统治, 因为民主的统治不可能是一种好的统治。
3. 柏拉图政治思想的评价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核心, 著名的“洞穴喻” 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明了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 这就是: 理想的国家具有唯一性, 真正的哲学家适合做统治者; 囚徒缺少的是自由而不仅仅是知识; 理想国家须以宗教作补充。 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标志着古典希腊城邦公共政治生活时代的结束, 哲学与宗教时代的开始。
柏拉图的对话体作品, 常以比喻的方式表达深刻的道理。 柏拉图是逻辑推理的大师, 同时也是运用比喻的高手。 一般说来, 比喻的引入是为进一步说明某一抽象的观点, 以形象弥补抽象之不足, 从而更好地表达观点。 就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而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把握了其作品中的比喻, 也就把握了 柏拉图思想的精髓。 我们必须从柏拉图的“洞穴喻” 的解读出发, 对其在《理想国》 中提出的哲学王思想进行重新检讨, 以期挖掘柏拉图这一思想某些更深层次的内容。 柏拉图政治哲学在本质上是试图以哲学的权威代替古典希腊时代的公共政治生活, 这是柏拉图哲学王思想之精义。
就方法论而言, 辩证法是概念之间纯粹的逻辑推理关系, 但柏拉图辩证法中的理念还没有达到纯粹的概念与范畴。 因为纯粹的概念与范畴是作为思维的环节而存在, 不考虑具体的现实的内容。 但柏拉图用理念来努力展示它们之间的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已经显示了 他将理念升华为哲学范畴的倾向。
舍弃了 具体内容的范畴之间的辨证推理可以展示出范畴相互之间关系的多种可能性, 这种纯粹思辨的推理可以展示现实关系的多种可能性, 而现实关系只有一种, 根据这种思辨推理可以对现实关系进行反思, 发现现实关系所可能具有的不同于当下处境的发展方向。“在日 常生活中, 我们常囿于眼前的事实, 往往看不到一个事实可能的多方面的联系。这也是由于一个事实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将它的各种可能的联系、 包括对立的联系一起展示出来。 但是, 我们可以将某一事实换成它的概念, 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我们将这个概念的各种关系同时展示出来。 柏拉图的新理念论实际上就是甩开了实际以后的纯粹概念之间联系的哲学……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概念和思想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思考结构和途径, 但是, 它的精神实质在于, 在概念中尽量全面的揭示某个事实的可能的联系和性质。 正是有了这种思想方法, 甚至许多以前从来没有实现过的关于事物的可能联系和性质也被揭示出来了 。” 当然柏拉图理念或绝对精神之间的关系只是外在的, 而不是内在的辩证转化。 因为柏拉图的哲学是本体论的, 而不是认识论的。 只有从认识论出发, 作为认识的逻辑环节的范畴才能实现相互之间内在的转化, 因为这些认识论的范畴、 逻辑的环节都是作为认识的基点和出 发点的“自我”、“绝对精神” 的运动与展开。 这些范畴相互之间之所以是内在的, 是因为它们本来是同一个东西, 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作了 一个颠倒, 揭示了 “绝对精神” 就是现实社会中的“资本”, 于是就实现了 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而 也彻底扬弃与解决了 从柏拉图哲学就开始的“理念世界” 与“现实世界” 的对立问题。 而柏拉图后期理念论的辩证法让理念流动起来是统一两个世界的第一步, 也是哲学与现实同化、 哲学就是现实的最好注解。
同样, 柏拉图的理念论从根本上说是本体论的, 在古代条件下, 他还不可能自觉地实现实践思 维方式的转变。 但他的努力已经显示了一种实践探索的精神, 这种实践探索的精神既体现为他的哲学思想——理念论的发展, 又体现为他的政治思想由“人治” 向“法治” 的转变。 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变化与理念论的变革说明再“理想” 的哲学家也要关注现实, 哲学与现实是统一的。
结束语
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朱新林老师, 他的严谨细致、 一丝不拘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 习中的榜样, 他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我的室友们, 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 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姐妹般的感情。 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 四年了 , 仿佛就在昨天。 四年里, 我们没有红过脸, 没有吵过嘴, 没有发生过上大学前所发生的事。 现在大家各奔前程, 我祝愿你们天天开心。 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我会记一辈子。
感谢我的妈妈, 养育之恩, 无以回报, 您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永远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 我的心情无法平静, 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 有多少可敬师长、 同学、 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 在这里请接收我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汪子嵩. 希腊哲学史( 第 2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2] 高清海. 高清海哲学文存(第 1 卷) [M] .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3] 范明生. 柏拉图哲学述评[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4] 柏拉图. 柏拉图全集(第 4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5] 柏拉图. 理想国[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年.
[6] 柏拉图. 巴曼尼德斯篇[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