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爱 国
“爱国”一词在我国出现的年代很久远。《战国策· 西周》 中就有“国君岂能无爱国哉”的说法。《汉纪》 中也有“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的道德要求。《礼记·儒行》 中说:“苟利国家, 不求富贵。” 可见,早在奴隶社会末期, 爱国情感就已在中华大地广为播扬,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的支撑点。
一、 爱国, 首要的道德要求。
爱国, 就是热爱祖国, 报效人民, 维护国家统一,捍为民族尊严。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爱国” 是排在第一位的。 爱国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 在新形势下已经成为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民族素质的重要的价值载体和精神动力。《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明确指出:“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祖国利益、 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 可见,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通过爱国的情感、 爱国的思想、 爱国的行为表现出来。对祖国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 是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对祖国深厚的情感, 爱国的思想是对祖国无限忠诚, 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无限关心, 爱国的行为是一种崇高的行为,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英勇奋斗的行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尤其把对祖国的忠,对民族的爱视为做人的根本与大节,以救国治国、兴邦兴国为人生奋斗的最高境界。
二、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 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不仅为自己而生, 而且也为祖国而活着。” 一个有道德的公民应当“从爱国做起”。 在儒家传统文化里强调“舍生取义”, 其意义就是为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 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 二字是神圣的。 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 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三、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在民族危难的时刻, 爱国情怀表现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革命战争年代讲爱国,主要是为获得民族解放、争取政权而英勇献身。现在讲爱国,主要是振兴中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四、 爱国与爱党、 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社会主义制度下,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这样, 公民爱国, 实际上就是爱自己的政权, 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 而爱自己的政权与爱共产党又是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政权,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并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
五、 爱国应当体现在具体行动上。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 而有着切实的内涵。作为公民, 要把对祖国无限的爱切切实实地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雷锋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奥运精神” 等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爱国就是要从尽职尽责、 尽义务、 守法规等方方面面做起。 当祖国处于危难时, 当祖国需要时, 当祖国召唤时, 应当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和平时期不仅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还应当无条件地为国家尽到自己应尽的种种义务。
第二课时: 守 法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它要求我们要懂得什么是合法的, 什么是非法的, 什么是守法, 什么是违法, 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什么是违法犯罪行为, 懂得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 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自觉地按照法律和纪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动; 就是要求我们坚守法律底线, 筑牢道德防线,提高奉公守法的自觉性,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和国家需要的合格的公民。
一、 守法是一个现代化国家对公民的起码要求, 是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
守法, 就是学法、 知法、 用法,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公民应当把守法当作基本的行为准则。 公民守法实际上是尊重社会公众的利益和意志。 守法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要求公民不仅要有知法、 懂法、 守法、 护法的法律意识, 还要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 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维护和履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 守法, 是道德的底线。
只有守法, 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一个不守法的人, 必定是不道德的人。 所以说, 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 也是处世之本。 守法, 推动着我们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 全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 又推动着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 这是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结合的辩证法。
对于接受教育矫治的人员来说, 爱国守法是必备的道德品质, 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爱国主义知识, 培养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祖国、 爱人民、 爱共产党、 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感情, 树立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增强爱国主义的责任感与义务感, 把爱国主义思想化为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 做一个既有爱国思想, 更有爱国行动的合格爱国主义者。 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依据自身的情况和实际,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清除思想污垢、 矫正恶习积弊、 刻苦学习, 积极劳动,遵纪守法, 自新自强, 努力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与技能, 使自己成为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 新人,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课时: 明 礼
“明礼” 就是讲文明, 懂礼貌, 重礼仪, 知廉耻, 尊老爱幼, 保护环境, 遵守秩序。
一、 讲究文明礼貌是关系到国家声誉的大事。
一个人是否讲究文明礼貌, 是衡量他们是否有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志。 同样, 一个国家是否提倡文明礼貌, 也是衡量这个国家文明程度和道德风尚的重要标志。 讲究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 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 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 带来温馨。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在我们国家阔步走向世界的时候, 文明礼貌已经成为投资环境、 国家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 讲文明讲礼貌, 是关系到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大事。
是否讲文明、 讲礼貌,反映一个人是否有品德、 有修养。 文明礼貌包括的范围很广, 归纳起来, 一是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 二是服装整洁、 讲究卫生; 三是言谈举止庄重大方、态度和蔼谦恭。
三、“明礼” 的关键是要“知耻”。
耻辱, 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评价, 是对那些不履行社会义务、 违背社会公德、 违反国家法律并造成危害等各种错误行为的否定、贬斥和谴责。 知耻才能有所不为。 耻, 是治世之端, 是立国安邦的心理基础。
知耻, 可以转化成为一种精神动力, 可以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 “知耻近乎勇”。“勿忘国耻” 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自尊、 自信、 自立、 自强的民族魂, 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艰苦奋斗、 奋发图强, 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明礼”, 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形成。
知耻之心, 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教育和培养形成的。“明礼”, 需要自觉行动, 需要加强管理。 一些人谈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时忧心忡忡,轮到自己了照样不讲文明礼貌。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每个人从一言一行开始, 不能只说不做。 单位要从领导做起, 给群众做出榜样;学校要从教师做起,为学生做出榜样。文明礼貌既要靠自觉,也要靠规矩。只有综合运用教育, 法律、 行政、 舆论等多种手段, 形成严格的监督机制, “明礼”才能成为每个人的良好习惯,成为整个社会新的风尚。
第四课时: 诚 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规范。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诚信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容。 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 合起来, 则有诚实守信、 表里如一、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 言行一致、 讲信用、 守承诺、公平竞争、 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统一的丰富内容。
在我国当代社会,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 于自己, 要光明磊落, 言行一致; 对他人, 则开诚布公, 不隐瞒欺骗。 守信就是信守诺言, 讲信誉,重信用, 忠实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真正的诚信, 应该有两个标准: 一是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不会弄虚作假; 二是一个人在具备了造假失信的各种条件时, 仍能坚持原则不弄虚作假。 做到这两点, 才是真正的诚信。 就个人而言, 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 就企业而言, 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就社会而言, 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家形象。举例如下:
宋朝有个叫查道的人, 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 到了 中午,两个人都饿了 , 可路上没有饭铺。 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 查道说:“那怎么能呢? 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 便是人家的东西了 , 我们要讲信用 , 怎么能偷吃呢? ” 结果两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走着走着, 路旁出现一个枣园。 枣树上挂满了 熟透的枣子, 十分招人喜爱。 查道和仆人本来已经饿得发慌, 更觉得饥饿难耐, 便停了 下来。 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子来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