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影像科放射性突发事件医学应急预案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制度要求,为使本单位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及环境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 组 长:医务科长 副组长:影像科主任
组 员:总务科长、影像科成员 职 责:
1.定期组织对辐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辐射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医务科并落实整改措施;
2.发生放射性突发事件时,应启动本预案;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4.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5.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6.辐射事故中人员受照时,要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7.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二)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1.放射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2.及时上报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处理;
3.组织封闭现场,消除可能导致辐射污染突发事件扩大的隐患;
4.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5.事故处理必须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放射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 6.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域; 7.负责组织抢救、转运伤员;
8.组织灾害消除后重建和环境保护;
9.组织进行总体善后处理。事故处理以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七、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定义
护理突发事件是指超出常规的、无法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与护理相关的事件。如:患者跌倒、坠床、自杀、纠纷等事件。
(二)组织机构
成立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 组 长:护理部主任 副组长:医务科长
组 员:各护理单元护士长、护理部工作人员 职 责:
1.组长工作职责
(1)组织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各专项预案; (2)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护理救助演练; (3)监督、指导各护理单元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护理应急管理、护理应急知识、护理应急处理技术等培训和演练;
(4)负责护理应急方面的重大问题决策,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的调动等;
(5)具体指挥护理突发事件工作组有序工作,随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协调相关职能科室积极配合抢救;
(7)随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组长汇报预案执行实际情况,供组长决策。 2.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成员职责
(1)在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组长的指挥下开展工作; (2)认真学习贯彻《瑞兴医院集团应急预案汇编》,负责各种护理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并按相关的规定及时实施各种护理救助;
(3)平时坚持学习与各类突发事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各成员必须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
(5)负责及时将现场处置情况报告护理突发事件工作组组长,为组长的决策提供依据; (6)对突发情况处置完毕后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抢救预案。 (三)应急处理程序要求 病区内发生突发事件时:
1.当班护士立即报告本科护士长及当班医生,共同处理及抢救; 2.情况危急应同时报告护理部(或护理总值班)、行政总值班及医疗救护领导小组;
3.护士长立即到位,根据情况组织、指挥、调度本科护士进行应急处理,并报告护理部; 4.护理部了解事件经过及已采取的措施,根据情况补充有关措施。如有必要,组织调动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成员参与应急处置;
5.护理部及时向院部领导汇报,并做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6.当班护士及时做好护理记录,保存有关实物、物品;
7.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全过程陪同,坚持“先救治,后付款”的原则;
8.为确保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迅速、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各病区的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当班护士要坚守工作岗位,严格做好交接班。对已经过院前急救处置的病员,应根据其入院信息,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便能迅速对病员进行抢救处置。
(四)部分护理急救应急预案
护士填写“跌倒高危因素评估与预防宣教”单 对家属进行跌倒宣教,并请家属签名。 床头牌上插“小心跌倒”警示标识
开出陪护医嘱,发放陪客证 落实其他跌倒预防措施(提供安全环境,保持 病区地面干燥,有防滑标识) 护理记录单记录
(2)发生跌倒或坠床
立即通知医生 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神智、瞳孔、肢体活动、生 命体征的变化,检查有无伤口,有无头部着地
汇报护士长、护理部、填写意外事故报告单,
必要时报告医院总值班
持续加强跌倒宣教,病人、家属加深预防跌倒意
识,记录患者坠床/跌倒的过程及抢救措施
附1:跌倒高危因素评估与预防宣传单 病区: 床号: 姓名: 住院号: 诊断:
高危人群 年龄 ≥70岁 评估日期 行动步排尿排便 神智曾有跌态不稳 需协助 障碍 倒病史 使用特殊药物 有低血糖史、环境体位性低血压 因素 1.住院患者跌倒预案 (1)风险评估
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步态不稳、神志障碍、手术后、产后等身体虚弱病人为高危跌倒人群 鉴于病人有跌倒高危因素,特告知家属,加强看护,注意以下事项,以便共同预防病人跌倒:
①病人下床时,应先坐稳于床沿,再有家属搀扶上床。如厕时有人陪伴。去阳台卫生间时注意门槛,防止跌倒。
②如发现地面潮湿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再有水渍的地方行走,以防滑倒。 ③请将物品尽量放置于橱柜内,以免妨碍走路。
④当你所照顾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时请将床栏拉起,必要时增加约束带保护。 ⑤当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如家属不在时,请打铃叫护士帮助。 ⑥请穿防滑的鞋子。病房夜间打开床头灯,以便病人辨清方向。
⑦病人服用安眠药等特殊药物或感到头晕,需要帮助而无家属在场时,请立即按床边呼叫器通知护士。(附:特殊药物包括:镇静剂、镇痛剂、降压药、降糖药等)
病人/家属签名 护士签名: 日期: 2.住院患者压疮预案 (1)风险评估 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瘫痪、昏迷、大小便失禁、消瘦、营养 不良、水肿、强迫体位、牵引、石膏固定等为高危人群。
填写“压疮监控记录单”,告知家属并签名。对家属进行压疮
预防知识宣教,指导家属正确使用便器。 落实压疮预防措施,定时更换体位,翻身,避免拖、 拉、推等动作。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铺清洁、无碎屑。可用气
垫床和海绵床垫。骨隆突处垫棉垫或气圈。长期卧
床、皮肤发红,用康复新等预防。
护理记录单及时记录压疮情况及护理措施
认真交接班,每班查看皮肤受压情况,一旦出现皮
肤发红、水泡等压疮表现,及时处理,并立即汇报(2)发生压疮
在采取下列措施后汇报护理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必要时请护理会诊。 ①更换体位,落实上述预防措施。 ②皮肤红润或表皮破损:贴透明贴。
③浅表溃疡或坏死组织溃疡期:换药流程(每1~2天一次)
评估→清创→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根据情况选用:溃疡贴、优赛、泡沫贴、清创胶、银离子敷料等→纱布覆盖。
④水泡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⑤配合理疗,如红外线照射。 3.住院患者烫伤预案
(1)风险评估
昏迷、老人、婴幼儿、感觉迟钝、麻醉未清醒、循环不良等患者存在烫伤风险。 (2)落实烫伤预防措施
①告知热疗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②使用热水袋:
a.检查热水袋有无破损,热水倒入1/2~2/3量;拧紧盖子,防漏水。
b.温度:成人60~70℃,昏迷、老人、婴幼儿、感觉迟钝、麻醉未清醒、循环不良等患者水温调至50℃。
c.热水袋外有布套,不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d.特殊患者热水袋外再用毛巾包裹,或夹在两层毯子中间。 ③正确掌握神灯,微波等热疗的时间、温度、距离。 ④经常巡视观察皮肤颜色,严格执行交班制度。 (3)发生烫伤
立即停止使用热疗
根据烫伤情况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如涂湿润烧
伤膏)
汇报护理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必要时请护理会诊
4.药物外渗预案 (1)风险评估
①使用高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高渗药、血管收缩剂——高度风险 ②静脉条件差——可能风险 (2)补液准备:
①首选大粗静脉、弹性好、避开关节;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回流不畅),血管应交替使用。
②穿刺用具尽量使用留置针。
③预防宣教:向病人、家属交代化疗注意事项;减少下肢肢体活动,加强看护;如有疼痛、输液不畅、局部肿胀等及时呼叫。
④高刺激性化疗药建议深静脉置管或PICC置管。 (3)按正规静脉输液流程执行 ①预防性保护:
a.使用化疗药前后用生理盐水或其他补液滴入,确保血管内方可用药。强调一针见血,回血不畅重新建立静脉通路。
b.必要时按静脉走向行局部预防行湿敷:50%硫酸镁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XX医院各类应急预案汇编(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