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6套)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 图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是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 s后,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m,则(A ) 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b 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点 测量平均速度

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我们需用刻度尺 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s,用停表 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然后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 ,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2.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加速运动 ;

(2)金属片的作用是便于测量时间(或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

(3)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 时造成的误差。

3.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10 s;测得第5 s末的速度为9.0 m/s,第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在前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在后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考点 生活中平均速度的测量

4.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首先,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 m,测得用时80 s,则他步行速度为1.25 m/s。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速度 不变。最后小华测出他步行上学需20 min,则他

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 500 m。

5.(2018广西百色中考)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D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6.

(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7. (2018广西玉林中考)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则汽车行驶这120 km(C ) A.所用时间为2.4 h B.所用时间为2.6 h C.平均速度为48 km/h D.平均速度为50 km/h

8. (2018四川广元中考)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由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内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AC的平均速度vAC=0.02 m/s,AB段的平均速度vAB< (填“>”“<”或“=”)BC段的平均速度vBC。

9.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 m/s的速度行驶500 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在100 s的时间内行驶2 000 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1)4 000 m (2)20 m/s (3)10 m/s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1.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时声带 在振动发声;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柱 在振动发声;敲锣时锣面 在振动发声。

3.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就不发声了,其原因是(C ) A.手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声音被手所吸收 知识点二 声音的传播

4.(2018湖南邵阳中考)2018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固体 也能够传声。

5.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在真空 中不能传播。

6.(2018山东烟台中考)如图所示,将手机置于玻璃罩内,拨打该手机号码并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抽气过程中所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但手机屏幕上始终有来电显示,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知识点三 声速

7.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写道:行军宿营,士兵们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固体 也能传声,并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快 ,所以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就能及早听到远方的马蹄声。 8.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D )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C.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D.传播声音的介质

9.电影院及音乐厅,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这是为了(A ) A.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装饰、美观 D.以上都对

考点一 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10.(2018贵州贵阳中考)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A ) A.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声音的速度变小了 C.声音的响亮变大了 D.声音的音调变低了 考点二 回声的利用

11.回声是由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当障碍物离声源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时间(大于0.1 s)再回到耳畔,我们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当障碍物离声源较近时,声波很快就反射回来了,人们就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而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且听起来响亮。阅读后请回答:(声音速度为340 m/s)

(1)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发声体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

(2)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呐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考察船上的声呐发出声音0.8 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答案(1)17 m (2)600 m

12.

(2018湖北随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C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3.(2018陕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小丽与小营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她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固 (填“固”“液”或“气”)体能够传声。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不同介质传声效果不同 (填“相同”“不同”或“一样”)。如果在用土制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不能 (填“能”“不能”或“无法断定”)听到对方的讲话。

14.(2018山西中考)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15.(2018四川巴中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 m/s 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16. (2018山东潍坊诸城二模)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此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的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弯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低 、密度大 的路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比较冷的水边 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3)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上 拐弯了。

8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一 音调

1.许多青少年在“变声期”往往感觉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变粗”,这里的“粗”指的是声音的音调 发生变化。

2.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6套)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26套)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247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