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11级本科毕业论文
求的是那一份最最纯洁的如同净土般美丽的爱情,可驹子忘记了一点,最最纯洁的净土只有雪,而雪最终是会慢慢融化的,随风消散的。不管驹子付出多少,换来的还是无果的爱情,而无果的爱情只能更加增添悲剧色彩。
生活其实是美好的,但川端康成却将悲伤进行了无限放大,过于的消沉软弱了。小说中的爱情大体上一共有两段,最主要的是驹子和岛村的爱情,另外还有一段爱情,这段爱情就是叶子对行男的爱。行男的心中想着的是驹子,可驹子眼中只有岛村,岛村又倾心于叶子,叶子一直在照顾着行男。驹子、岛村、叶子、行男四个人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圈,但不管怎么样,没有一个人是由一个好的结局的。追求爱情的驹子也好,清纯脱俗的叶子也好,无论多么美好,最终的结局都是悲观的。其实,川端康成完全可以给驹子和岛村一个美好的结局,也大可不必加入叶子和行男这两个人物。但川端康成在《雪国》中并没有这样去做,小说中没有给驹子和岛村一个美好的结局也就算了,就连叶子和行男这两个人物也没有得到善终。川端康成做的这种种的一切,就是为了增添更多的悲剧色彩,大量的运用无果的爱情来增添小说的悲剧色彩。
结 语
川端康成的《雪国》很大程度上的承袭了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枕草子》
的物哀思想,吸收了日本民族独有的文化精神和美学传统。川端康成在续写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意识流手法,将日本那种虚无、物哀的传统文学表现到了极致。虽然川端康成给我们营造的是一个虚幻的、不切实际的艺术场景,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美学价值。小说中打造了物我统一的精神境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审美意境和审美意味。把读者们带到了另一个独特的审美意境之中,这就是《雪国》的迷人之处。《雪国》正是通过描写那镜像之中虚幻缥缈的美、人物之间生死轮换的涅槃之美以及万物归一的意境之美等这些不存在人世间的美,向人们展现一个虚幻的精神世界。化无形为有形,让虚拟之中蕴含价值,这就是川端康成在《雪国》之中向我们表达出来的虚中蕴实的美学内涵。
7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11级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 陶力.从《雪国》看川端康成虚无思想[J].外国文学研究,1983(02). [3] 姜英杰.《文学自叙传》[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
[4]汪保忠.论《雪国》物哀之美.[N/OL].中国论文网,2012-05-02. http://www.xzbu.com/5/view-1874607.htm
[5] 川端康成,高勤慧译.《名著名译插图本:雪国》[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 廖真辉.晕染的丹青――解析《雪国》的色彩美[J].中国报业,2011(05).
[7] 罗良功. 虚无:《雪国》的思想灵魂与艺术美[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8]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10). [9] 周阅.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 何乃英.《雪国》创作方法论[J].外国文学评论,2003(03).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文六班 吴天宇 试论《雪国》虚中蕴实的美学内涵(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