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2)
【知识梳理】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2.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如氢有氕、氘、氚三种同位素原子,我们依次用符号写成,表示它们的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同位素原子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学分析、消除细菌、医学诊断、发电等。
3.离子
(1)离子的定义:离子的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如钠离子(符号Na+);带负电的叫阴离子,如氯离子(符号Cl-)。
(2)离子与原子的关系:离子和原子间可通过得失电子实现相互转化。
失电子 失电子
原子 阳离子
得电子 得电子 (3)离子与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如氯化钠(俗称食盐)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硫酸铜晶体由铜离子(Cu2+)和硫酸根离子(SO42-)构成。 【思考解答】
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它们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都相吗?
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它们的质子数、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 【疑难辨析】
例题:如图所示是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的电子得失图,根据下述信息可得出哪些结论?
图1-29(例题图)
答案:(1)原子得失电子会带上电荷显电性变成离子;(2)失去电子的原子变成阳离子,得到电子的原子变成阴离子;(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4)氯化钠本身不显电性。 分析:从图中观察可以推断出:钠原子、氯原子在自然界中属于不稳定结构,需通过得失电子来达到稳定结构。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带负电的阴离子。化学性质稳定的阴离子(氯离子)和阳离子(钠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构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氯化钠。从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上信息。 【基础练习】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或 ,区分一种元素中不同种同位素原子的是 。
2.写出氢的三种同位原子的名称: 、 、 。 3.(1)有的物质由 构成,如水是由 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2)有的物质由 构成,如铁是由 构成的,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3)有的物质由 构成,如氯化钠
阴离子是由 构成,保持氯化学钠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4.完成下表
粒子 质子电子粒子所带名称 数 数 电荷 氯原子 17 不带电 氯离子 17 18 钠原子 11 钠离子 11 带1个单位正电荷 5.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时??( ) 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
C.有可能得到电子,也有可能失去电子
D.既不得到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6.(2007年,永州)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7.如下图为氢的三种同位素,比较它们的
结构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图1-30(第7题图) A.同位素的质子数不同 B.同位素的电子数不同
C.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D.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
8.关于同位素原子在医学、农业、环保等
方面广泛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医学上同位素主要用于显像、诊断
和治疗,另外还包括医疗用品消毒、药物
作用机理研究和生物医学研究
B.同位素的辐射育种技术为农业提供了
改进质量、增加产量的多种有效手段
C.同位素在测定从工厂排放出来的温室(效应)气体的途径及其被植物同化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人而增加了我们对CO2带来的环境冲击的了解
D.当前在大多数应用中,同位素技术已被现有可更替的技术所取代 【提高练习】 9.(2007年,台州)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可用 表示(其中“l”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的粒子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核外电子 图 1-31(第9题图) 10.(2006年,南京)“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个数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D.元素种类 11.(2005年,宿迁)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该原子的原子核 12.
(2007年,长沙)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13.下表是四种单原子核的微粒,请填写下列表格,并回答有关问题:
粒子质子中子电子序号 数 数 数 带电性 1 1 1 0 2 1 0 不带电 3 1 0 2 4 11 12 不带电 表中 (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 互称同位素。属于阳离子的是 。 14.生物在有生命时,同位素碳—14在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与外界环境中的碳—14的质量分数是相等的(即碳—14在所有碳原子中所占的质量分数是恒定的)。生物一旦死亡,碳—14的含量不会再从环境中吸收。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会不断减少。科学实验证明,经过5730年,其碳—14的含量恰好减少一半。利用碳—14的含量减少一半的时间,即可推测出生物的死亡年代。某一植物化石中碳—14的含量是新鲜植物的1/32,请你推测出该生物生存的年代距今有多少年。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知识梳理】
1.元素的种类和分类
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0多种,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根据性质的类似,初步把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含有稀有元素)
2.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 (多种物质) 根据组成 物质 物质的种类
纯净物 根据组成
(一种物质) 元素的种类
稀有气体
单质 金属单质 (同种元素)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多种元素)
其它 (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一杯糖水。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一杯水。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一瓶氧气。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碳气体。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是不均匀的。下列是地壳、空气、人体、海中主要元素按 质量分数排列顺序:
(1)地壳中:O%>Si%>Al%>Fe%>Ca% (2)空气中:N%>O%
(3)人体中:O%>C%>H% (4)海水中:O%>H%>Cl%
4.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物质 宏观概念, 元素
只讲种类, 同(不讲个数. 一(构 成) 构 类成 原)微观概念, 子 即讲种类,分子 原子 又讲个数. (构成)
【疑难辨析】
例题1:经实验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D
分析:由于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氧元素可能组成氧气(O2)和臭氧(O3)等单质。同时氧气和臭氧既可以单独组成物质(纯净物),也可以混合在一起组成混合物。故A、B不一定。化合物是要求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故选D。 例题2: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B.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B D
分析:“二氧化碳”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既可从宏观角度来认识,也可从微观角度来认识,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指二氧化碳这种分子,而分子是微观粒子,只能从微观角度来描述,我们可以说“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或“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基础练习】
1.我们把由 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由 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2.人们通常把元素分为 和 两大类,稀有元素(氦、氖、氩等)属于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4.将右列与左列对应的字母填入括号。 (1)纯净物 A.由同种元素组成 (2)混合物 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化合物 C.由一种物质组成 (4)单质 D.分子中含有不同元素的
原子
(5)氧化物 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
一种是氧元素
(1)--( ) (2)--( ) (3)--( ) (4)--( ) (5)--( )
5.(2007年,长寿区)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6.下列概念中,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
A.化合物,纯净物 B.单质,化合物 C.化合物,单质 D.化合物,混合物 7.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8.(2007年,达州市)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图1-32(第8题图)
【提高练习】
9.错误!未指定书签。(2007年,永州市)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单质 D.稀有气体 10.(2007年,汕头市)右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标签上的含锌6.5mg是指锌?????????????( ) A.单质 ××牌口服液 B.元素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C.分子 化学式:C12H22O14Zn D.原子 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6.5mg 图1-33(第10题图) 11.(2007年,泰安市)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由两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
B.二氧化碳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
C.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二氧化碳分子由氧分子和碳原子组成 13.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①盐水 ②液氧 ③洁净的空气 ④铜丝 ⑤冰水混合物 ⑥二氧化碳 ⑦氖气
14.如图所示,““●”表示氮原子,“O”表示氧原子。表示单质的图是 ,表示化合物的图是 ,表示混合物的图是 。 图1-34(第14题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同步辅导练习(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