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节肢动物(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5-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并在侧面下垂,最后由输精管开口于第3对步足基部的雌孔。雄性具精巢一对,位置与卵巢相当,输精管细长,在近雄孔处膨大为一储精囊,雄孔位于第5对步足基部。

二、甲壳纲的特征

1、头胸部和腹部。 2、双肢型附肢。

3、鳃呼吸,颚腺或触角腺排泄。 4、发育过程经多种变态。

三、 甲壳纲重要类群

枝角类 水蚤:背甲包裹除头部以外的其他各部,夏季以孤雌生殖,冬季进行有性生殖.

桡足类 剑水蚤:末端具尾叉,雌性腹部常挂一对卵袋.

蔓足类 藤壶:体外具有石灰质的壳板,附肢可以伸出到壳的外面捕捉食物,多成群固着在岩石上。研究发现藤壶可以分泌由氨基酸和氨基糖合成的一种黏合剂,它黏着时不需要干燥和清洁的表面,可以粘合石块、木材和钢铁,但它的缺点是不能粘合铜和含汞的东西.所以常常在船只的外面的油漆上掺入汞的化合物,但这又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危害.科学家们正在计划制造一种无毒的防护漆. 十足类:

游泳生活类 日本沼虾:为淡水虾,经济价值较高.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海产资源,因为在北方市场上常成对出售. 爬行生活类

长尾类 龙虾:是现存虾类最大的一种,体长40厘米,体重1000~

1500克,有的个体可达10000克以上,产于我国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螯虾.

短尾类 三疣梭子蟹:头胸甲侧缘具有两个较大的棘,呈梭状,有三个

突起,故得名,为海产的食用蟹

异尾类 寄居蟹:俗名"白住房",为海滨的清道夫之一.身体一长大

就换壳,数量多,经济价值不大.

第五节 原气管纲(Prototracheata)

种类不多,分布狭窄孤立,为濒于灭绝的动物。经济价值不大,但由于该纲动物兼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因此在动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意义。 以栉蚕为例:

似环节动物:1)身体柔软蠕虫状,体型不具有外骨骼,只具有角质层,并具有

环纹。

2)胸部附肢不分节 3)肌肉不成束 4)后肾管按节排列

似节肢动物:1)头部具触角一对和大颚,为附肢特化而来的

2)附肢末端具爪

3)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心脏为管状,具有心孔。 4)气管呼吸

第六节 第六节 多足纲Myriopoda

身体呈蠕虫状,分节明显,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头部具有触角一对,集合眼

一对(它由许多单眼丛生在一起构成的,不能视物,只能感光)。用气管呼吸,但没有气门这样的关闭结构。因此生活环境为潮湿的地方。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蜈蚣:体背腹扁平,头的触角较长。蜈蚣为肉食性,颚发达,具有大颚

一对,小颚二对,躯干部第一对附肢为颚足,十分发达,在基节上有齿,可以帮助咀嚼。它的足的顶端有毒腺的开口,用于杀死猎物。毒液可以入药,蛇药的成分就有蜈蚣的毒汁。蜈蚣生性凶猛,即使遇到身体很长的蚯蚓也一口咬住,同时注入毒液,很快就能把蚯蚓杀死并吃掉。蜈蚣咬了人以后,可以引起伤口肿胀,十分疼痛。蜈蚣体节数可以从十几节一直到100多节,蜈蚣每一体节具有气孔一对,附肢各节亦有一对(因此蜈蚣又称为百足虫)。躯干最后两节没有附肢。蜈蚣生殖腺为单个,生殖导管到身体后端分为2支,但开口只有一个。

马陆:体呈圆桶形,头部触角短小,大颚一对,小颚一对。马陆为植食性。马陆躯干部又可以分为胸部和腹部,前4体节为胸部,第一体节无附肢,其余3个体节各具有一对附肢。腹部每体节有2对足,气门亦具有2对,生殖腺成对。马陆不具有毒腺但其体内具有臭腺,遇敌害时,可以释放出难闻的气体,身体可以卷曲成球。

第七节 昆虫纲 Insecta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也是节肢动物中最重要的一个类群,约占节肢动物的94%,已定名的约有100万种。而未定名的种类要高于这个标准3倍。昆虫分布很广,大多数种类可以飞行,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

飞行的类群,有些种类可以迁徙飞行,因此,在生存竞争中占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大多数昆虫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传播花粉,传播疾病,蜂蜜等),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研究得最为深入的类群。

昆虫纲的特征主要为: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附肢,因此昆虫纲又称为Hexapoda,Hexa-为six的意思,-poda为foot的意思。多数种类具有两对翅膀。

一、代表动物----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东亚飞蝗是典型的植食性昆虫,多危害禾本科植物,历年来造成过许多灾害。解放前3-5年就爆发一次蝗灾,蝗虫飞行时,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大片的庄稼仅剩一条光杆。蝗虫主要发生地为潮湿的沼泽地带,通过对飞蝗的栖息地的研究和合理化改造,破坏了蝗虫产卵繁殖的场所,基本上控制了蝗灾。

1、外形:身体黄色或黄褐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雌大雄小。

1)头部:由6个体节愈合形成的,外面具有一坚硬卵圆形的头壳,头壳上有一些线和缝,把头壳分为以下几部分:唇、颊、额、顶。头部是蝗虫感觉和摄食的中心。头部的第一、三对附肢退化,第二对为触角,第四——六对附肢分别为口器的上颚、下颚和下唇。

①①触角:一对,位于两个触角窝上,触角分为三部分:

最基部的一节为柄节,支持着上面的各节,短粗;其余的部分为梗节和

鞭节,蝗虫的触角为丝状,上下粗细变化不大,具有感觉的功能。蝗虫在前进时,触角不停地摆动。触角不仅可以帮助它探明食物和身体前面是否有障碍物,还有寻找配偶的功能。触角上有许多感受器,它可将兴奋经触角中的神经传到脑神经。

②②单眼3个,复眼1对。复眼是由无数的小眼组成的。小眼的外面为集光部分,包括角膜、晶体、以及角膜色素细胞。角膜和晶体是集光的两个透镜,用来透光和折光。小眼的里面为感光部分,有视杆、视觉细胞和网膜色素细胞构成。感光部分将集光部分收集到的光线传到神经,色素细胞吸收多余的光线,防止小眼之间相互干扰。这样,每个小眼可以形成点的影像,一个个点的影象嵌合成完整的象。蝗虫的复眼不能调节焦距,

因此只能分辨近处的目标,但由许多单眼构成的复眼可以根据目标从一个小眼到另一个小眼所需的时间判别运动物体的速度。 单眼的构造与小眼的构造不同。 ③③口器为咀嚼式口器,由五部分组成。

上唇:一个,与唇基相连,为口器的上盖,内壁具有毛和味觉器,可防止

食物外落。可以上下活动。

上颚:一对,坚硬,分化为齿状的切齿和磨盘状的臼齿。取食时先用切齿

切碎食物,后用臼齿磨碎食物。上颚可以左右活动。

下颚:一对,由内颚叶、外颚叶和外颚须等组成,内颚叶可以帮助上颚撕

碎食物,外颚叶可以阻止食物滑落以来抱握食物,颚须可以感触食物。

下唇:一个,为口器的底板,可阻止食物的滑落。下唇须可以活动,能感

触食物。

舌:为狭长的囊状结构,上面着生有许多毛和感觉器,司味觉,并有搅

拌的功能,舌底部有唾液腺的开口。

取食时,上下唇形成一个空腔,上下颚可以活动——切碎和咀嚼食物,然后在舌的帮助下将咀嚼碎的食物送入肠内,下颚须和下唇须不断活动来感触食物。

2)胸部

由3个体节组成,分为前、中和后胸三部分。每节着生一对足,分别称为前、中和后足,在中胸和后胸的背部分别着生1对翅,称作前翅和后翅。胸部的外骨骼可以分为背部的背板、侧面的侧板和腹面的腹板。前胸背板十分发达,呈马鞍形,两侧向下延伸,侧板则退化为一小片。中胸和后胸的外骨骼中,背板常分为几小块,侧板正常,腹板中、后胸愈合。胸部具有两对气门,第一对在中胸侧板与前胸连接的薄膜上,为前胸背板遮盖,第二对在中胸足的基节窝上方。

①翅: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静止时,膜翅折叠,藏在前翅下面。翅是体壁向两侧延伸形成的囊状外突,只是在发育过程中两层完全愈合并且沿气管增厚形成翅脉。

②足:足为单肢形附肢分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胫节上具有棘,跗节分为3节,底部具有肉垫,前跗节有一对爪和一个肉垫。前、中足腿、胫节细长,适应于步行。后足腿节粗壮,胫节细长,为跳跃足。跳跃时胫节藏于腿节下方,然后突然伸直,跃起时可达体长的十几倍。

3)腹部

由11个体节组成,背腹板发达,侧板退化为连接背腹板的膜质部分,附肢退化为外生殖器。各节之间以膜相连,所以腹部可以伸缩、弯曲。第1腹节两侧具一对薄膜状的结构,为听器。腹部1-8腹节各具有一对气孔,加上胸部的2对,共具有10对气孔。10、11节之间有一对尾须,由第11节附肢形成。9、10节背板变狭,第11节背板盖在肛门上,成为肛上板,其下为侧板。

雌性第8腹板延长,末端形成沟状弯曲弯向背面,称为导卵器。体末端具产卵瓣,有背、腹和内瓣构成,很坚硬。产卵之前可以挖穴,然后腹部伸长插入穴内产卵。

雄性9腹板延长形成下生殖板,在下生殖板的背面还包着阴茎和抱雌器,平时不外露。

2、内部解剖

上表皮:具蜡质,防止水分蒸发 表皮 外表皮 1) 体壁: 内表皮 上皮 基膜。

有的体壁向内突,形成所谓的“内骨骼”,用以附着肌肉和支持其它器官。头部表皮内突,支持头部的口器,同时支持消化管前端;前胸背板内陷,与翅的飞翔有关,胸部腹板内陷,为足的肌肉提供附着点(骨骼肌,细胞与组织的实验)。

2)2)肌肉:为横纹肌,收缩力强。(头部有134束肌肉)。

3)3)消化系统:飞蝗为杂食性,消化系统发达,

前 中 后肠 口、咽、食道、 胃 回肠(大肠)、结肠(小肠)和直肠。 素囔和砂囔(前胃), 贲门瓣 唾液腺、

砂囔肌肉发达,具几丁质的齿,可磨碎食物。可以防止粗大食物进入胃内,另外也可以防止中肠食物倒流。中肠是消化和吸收的地方,具有6对胃盲囊。

4)4)呼吸系统:气管呈网状,遍布全身各处。气管是体壁内陷形成的,因此其结构与体壁相似,只是内外层次相反。气管具有几丁质的螺旋丝,可以起支持作用,保持气管的形状,使气流通畅。蝗虫的气管在身体两侧有一个纵行的主干,上面有10对气孔开口到体外。气孔具有关闭装置,胸部气孔进气,腹部气孔出气。由主干发出分出侧支,侧枝又不断发出分支,最后伸到身体的各个角落,气管的末端为盲端,在有些部位,尤其在消化道背部,气管膨大为囊,里面无几丁质丝,容易膨胀收缩。既可以储存气体,又可以调节浮力,昆虫的氧气运输不需要血液参与,而是由气管直接输送到全身各处。这是由于昆虫体积小、气管发达,这种输送方式完全可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

5)5)血腔和循环系统:混合体腔为两个肌肉质的隔膜分割为三部分,里面常充满血液,背血窦有心脏和动脉,称围心窦。围脏窦有消化管、生殖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节肢动物(2)在线全文阅读。

节肢动物(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711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