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学校还对工作半年的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掌握比较扎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93%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
12
的工作表现满意程度较高,并表示愿意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三)学生研究拓展与创新学习情况
2015年初至2016年6月,共有700余人次省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其中,国家级有352人次,占获奖总数的48.22%;省市级378人次,占获奖总数的51.78%。在保持传统比赛项目优势地位的同时,学校理工科学生在大学生机器人设计大赛、计算机软件类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智能车等多项赛事中取得突破并喜获佳绩。
1.在2015年、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评审中,157个项目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其中,2015年度获批立项的省级重点项目有15项,省级一般项目有20项,省级指导项目有25项;2016年度获批立项的省级重点项目17项、省级一般项目30项、省级指导项目34项、省级校企合作基金项目16项;15个重点项目同时被列为2015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另有学校招就处牵头申报的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各一项同时被获批立项为省级项目。
2.在2015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学校有6支队伍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20支参赛队伍获得全国预赛奖项;在“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决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1项;在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1支参赛队荣获全省决赛冠军、1支参赛队荣获全省决赛季军,另有5支参赛队荣获江苏省一、二、三等奖奖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1支参赛队荣获江苏赛区二等奖。
4.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比赛中,1组参赛团队获华东赛区二等奖,4组学生获华东赛区三等奖;在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2组参赛团队获二等奖;在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1组参赛团队获全国二等奖。
5.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1人荣获全国特等奖、4人获全国一等奖、9人获全国一等奖、16人获全国三等奖;在“21世纪?可口可乐杯”、“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首次有选手荣获江苏省季军,并作为江苏省推荐的三名选手之一进入全国决赛,在全国决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
6.在第四届全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学校实际参赛32人,共有22人获奖(其中,2人获全省一等奖,12人获全省二等奖,8人获全省三等奖),小学教育专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学化学专业、中学音乐专业选手实现100%获奖,整体参赛获奖率达69%,居全省前列。
7.美国代顿大学创业大赛,我校美术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合项目“爱之旅
13
动漫婚庆定制服务团队”获得中国赛区第一名,并获得6500美金资助、“治疗糖尿病瘙痒药妆”团队获得中国赛区第二名;第二届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我校渡江影视传媒、青年大学生电影电视创作中心作品获得纪实类三等奖;南京市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比,果蔬保鲜与深加工获得南京市一等优秀项目,获得一次性人民币20万元资助;功能性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蛋挞喀嚓摄影交流平台、纪念品开发与营销(南京南晓礼品有限公司)获得南京市二等优秀项目,并获得一次性人民币15万元资助;爱之旅婚庆动漫定制服务、花枝曲餐饮、健康食品类开发获得南京市三等优秀项目,并获得一次性人民币10万元资助。
(四)学生就业发展与海外学习情况
2016届毕业生数为4177人,就业人数为3981人,就业率为95.31%。2015-2016学年,在境外交流学习的学生人数为108人,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赴英国基尔大学22人,国际课程实验班赴韩国湖南大学25人,赴韩国又松大学20人,赴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2人,赴台湾华梵大学交换生8人,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10人,赴美国西来大学交换生9人,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交换生3人,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进行短期课程学习9人。
六、教学成效与教学特色
2015年至2016年6月,学校以主动适应地方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取得显著教学成效。
(一)确立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了教学改革和教学发展的新制度
1.组织教学发展研修活动,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依据教师教学发展需求调查,研制《新入职教师教学研修课程计划》、《青年教师教学研修课程计划》《骨干教师教学研修课程计划》、《学校管理人员研修课程计划》、《信息技术(课件制作)研修课程计划》,开设11个校内教学研修班和15场教学沙龙,有400位老师报名参加并取得结业证书。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培训课程学习及校外教学研修,186名教师获得网络培训结业证,选派18名教师参加江苏省、南京市及教师发展研究会组织的各类教学研修活动。承办全国大型教师研修活动,现场及网络参培人数高达1200余人,其中,校内参训教师达213人。教师教学发展研修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营造了优良的教师教学文化氛围。基于教师发展中心的和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效,学校于2016年正式被遴选为“江苏省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的常
14
务理事单位”。
2.设立教学发展项目,提升教师教学学术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做好精品课程资源的在线开放及向慕课转型的工作,学校立项建设了48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健全教材建设、评价和选用机制,选用反映学科前沿和产业发展前沿的优质教材,学校建立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产业实践新经验的课程和教材体系。遴选确立39门重点建设教材,启动省级重点教材的培育工作。《教师口语教程》(程培元)、《广播电视新闻实务》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教材。 3.搭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推进“晓庄课程中心”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快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校本课程。 着力推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的变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开展“重构学习空间”和“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建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应用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南京晓庄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