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5-2016学年) 2.?七年制调整为‘5+3’?,做好七年制学生转轨分流工作
根据教育部关于“七年制调整为?5+3?”的文件精神,我校认真组织2010级、2011级七年制学生转轨分流工作。转轨工作顺利、平稳,附属医院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学生、导师满意度较高。转轨分流结果如下表:
年级 2010级 总人数 336 选“5+3” 人数 25 110 选“5+3” 占比 7.44% 30.99% 选“七年制” 选“七年制” 人数 311 245 占比 92.56% 69.01% 2011级 355 3.积极探索考试方法改革 完成考易系统和自主研发系统两套考试系统的试运行,题库建设与更新有了新的进展。在2015年临床教学中期检查中,首次尝试远程在线考试,这是我校改革考试体系、推进综合评价方法迈出的重要一步。 4.修订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习者的选择权,2015-2016学年转专业根据2014年12月新修订的《南京医科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实施。在转专业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结合工作情况和学生实际需求,对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继续进行修订,唯一的宗旨就是方便学生,激励学生。 5.促进本科生境内外交流
依托学校开放办学、校际合作的大平台,全面开展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交流合作,本科生项目包括交流生、第二校园学习项目和七年制跨校联合培养等。与温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合作互派交流生,与昆山杜克大学启动第二校园学习项目,全年共有17人参与交流生和第二校园学习项目;推荐7位同学参加北京协和医院实习生选拔考试,其中6人被录取; 推荐5位同学参加“七转八”考试;选拔13名学生为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
(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1.建设临床能力培训中心
中心设计理念是服务教学,力争有所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2015年底完成方案设计和部分设备招标工作。 2.建设实习教学管理网络平台
实习教学管理网络平台是实习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完成论证、招标工作,基础功能已基本实现,并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实习管理网络平台使用的培训。
3.加强附属医院资格认证和临床技能中心评审
2015年12月,由校领导带队,各附属医院院长交叉担任组长,对附属淮安医院、附属南京医院、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苏州医院和附属无锡人民医
南京医科大学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5-2016学年) 院等5家医院进行临床教学资格认证。通过附属医院资格认证,进一步落实医教协同改革战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水平,促进附属医院整体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4.广泛开展临床技能竞赛与评比
举行“2015年南京医科大学临床技能竞赛”,本次竞赛的18支参赛队分别来自201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最终评选出特等奖 1个、一等奖 2 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1个。
继2010-2015年分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团体冠军、二等奖、一等奖、三等奖和二等奖后,2016年又获得第七届大赛团体二等奖的成绩,七届总体成绩在全国医学院校中排名前列,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效显著。
(三)建设优质教学资源
1.加强教学基地建设
学校在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等地拥有23家附属医院、3家直属附属医院、7家临床医学院、51家教学医院和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建设网络课程资源
在2014年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辅助教学的基础上,对网络课程的验收进行改革,对通过验收的网络课程将按照总课时的1/6计算课时费,同时对选修课明确要求建立网络课程;截至2016年6月,课程网站数量(个)已有446门,课程题库总量(道)70,141题,学生提交作业份数116,618份,教师批改作业次数93,302次,论坛发起论题数量3,478起,论坛论题回复数量79,373次,课程中心的点击量4,295,982次。课程中心已经成为我校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师生教学答疑、解惑、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
对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辅助教学情况进行评优,评选出22门优秀网络课程和9项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辅助教学单项奖。 3.完善实践教学平台
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计划,结合我校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的要求,修订、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修订后的管理制度对实践教学基地要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对实践教学基地准入、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提出系统的标准。
与徐州中心医院、上海梅山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上海十院临床医学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医学院等单位开展教学工作交流;对解放军第101医院、鼓楼区华侨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楼区宁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教学基地进行护理专业实习的培训和指导。鼓励教学基地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形成互访互学、共享教学资源与经验的资源平台。
南京医科大学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5-2016学年)
(四)激励教师能力发展
继续加强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教师发展中心管理制度、网站平台和青年教师培训制度。 1.持续推进PBL教学培训
聘请加拿大McMaster大学PBL知名教授关超然先生来校主讲PBL教学工作坊,完成了我校第二、三、四批导师的培训认证工作,累计通过认证导师为151人。成立校PBL中心,中心由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推荐遴选的PBL优秀导师组成,分为教学管理组、培训和认证组、案例审核组、督导评估组;组织PBL中心培训和认证组导师赴台湾中国医药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PBL专题学习和研讨。在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推荐遴选了77名导师作为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精神医学方向、“教改班”)PBL“双向整合案例”课程的导师,完成第一阶段集中培训。 2015年,累计举办PBL培训17次,培训教师1308人次。 2.加强青年教师临床带教培训
举办2015年青年临床带教老师培训班,来自27所附属医院 (临床医学院)和32所教学医院的269名临床教师及科教管理干部参加培训。学校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并为通过考核的临床教师颁发了“南京医科大学临床教学资格证”。 3.为教师创造尽可能多的培训机会和可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南京医科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