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教学改革和研究,加快推进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
精心培育教学成果,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近三年,各级各类教改课题(含在研)共172项,共计投入122.2万元。《应用型本科院校慕课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等7项课题获得2015年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等17项课题获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立项,其中重点项目3个。2015年遴选出校级教改项目30个(其中重点项目7个);做好30项在研校级教育教改课题中期检查工作。
积极争取政策资源,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稳步推进。创建工作重点突破步伐,学校进一步整合专业资源,凝练特色,积极向省教育厅争取专项研究生计划,加快与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与南京邮电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培养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共有45名教师被合作院校聘任为硕士生导师,在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近50人(其中在校学习人数近40人)。不断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起草完成校内导师遴选办法、联合培养研究生入学报到、研究生宿舍管理、研究生三助岗位管理、研究生生活津贴发放细则等相关制度,不断加强进校研究生的日常管理。
(四)推进实践教学系统化建设,突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加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共赢。2015-2016学年,学校共有实验室240个。全校设备总值已达2.45亿元。实验室的数量、面积和设备总值基本满足了实践教学发展的需求。学校目前共建有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2015年,功能复合材料实践教育中心被遴选为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艺术设计实验教学
9
教学建设与改革
中心均以良好的成绩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古籍修复与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等3个基地已获批为市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
学校将产学研合作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造应用型办学特点的主要抓手,着力推进建设。学校高度重视高水平、相对稳定的校外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近一年来,我校与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ABB公司、大贺集团、南京中德生态农业科技园、宿迁市宿豫区等17个企事业单位、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累计协议合作单位161个,建有383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先后成立了29个省市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引进PMLC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加大抽检力度,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校级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工作。鼓励指导教师将自己的科研课题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紧密结合,鼓励学生选取实习单位或就业去向单位提出的课题,鼓励学生选择与企业合作的生产实际课题。2016届毕业生共完成毕业设计(论文)4894个选题,其中有3536个选题结合社会生产实际,603个选题来自于教师课题。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53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7个。
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工作,学科竞赛成绩喜人。学校高度重视,出台了《金陵科技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实施细则》和参赛指导目录,引进了“学科竞赛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科竞赛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大幅度增加,在多项竞赛中取得突破。2015年,市级及以上获奖达701人次,市级及以上奖项数达到356项。学校加大培育力度,2015年度共立项101个学科竞赛项目,资助经费达56万余元,并对2014年度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奖与优秀教师和先进学生进行评选与表彰,完成“2014年度大学生学科竞赛成果”的汇编工作。
(五)创新创业意识深入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显成效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学校已经逐渐形成了“三段并重,全程强化”的创业创新教育特色。构建了在整体设计基础上的具有递进性特点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形成了创业创新教育“全程化”。学校获批为南京市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成员单位;众创空间“金科创客汇”获得了省级众创空间资质备案,并获得2015年度第二批“三创”载体建设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目前已确定11个项目入驻;与南京紫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金科院——紫金科创学生创业基金”,并落实了首期创业基金200万元;与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签订协议,落实大学生创业配套不少于300万元的“众创空间”天使投资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孵化器)常驻学生创业项目16个,其中7个项目已成功办理营
10
教学建设与改革
业执照。
学生获得专利受理321项(其中发明36项、实用新型260项、外观25项),软件著作权受理9项;获得专利授权313项(其中发明4项、实用新型269项、外观40项),软件著作权授权2项;3个学生知识产权成果实现转化。学生获江苏省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62项,其中国家级实践创新训练计划15项。推荐7个项目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其中1项获省选拔赛二等奖、3项获三等奖。参加首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创意组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及实践组三等奖1项。2015年,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近700人次,并在多项重大比赛中取得突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3支团队被评为省级重点团队,2支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团队,2名教师获评江苏省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1名学生获评江苏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此外,学生《汉韵霓裳》作品在第一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活动中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国学教育文艺作品”。
11
质量保障体系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加强教学管理,强化中心地位,齐心打造“质量工程”
学校出台了《金陵科技学院关于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金陵科技学院2013-2015年专业发展规划》、《金陵科技学院研究性教学试点课程建设实施办法》、《金陵科技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奖励办法》、《金陵科技学院二级学院(部)教学管理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从制度保障到实施操作等各个层面来加强教学管理,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管理绩效。2015年,全校质量工程奖励经费达200余万元。
(二)做好日常监督,深化体系内涵,质量监控形成“闭环”
以持续改进为导向,继续深化、丰富“333”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涵,构建和完善常规性检查与临时性抽查相结合、自上而下监督与自下而上反馈相结合、过程性评教与终结性评教相结合、教学质量督导制与教学信息反馈制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质量监控形成“闭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金陵科技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