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结语
综上所述,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与时俱进不断探究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15]是必要的。离体牙在口腔实验中的综合开发应用改革,不但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改革内容还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紧密契合,能有效提高毕业生实践操作考核通过率,提升我院办学声誉;同时熟练的操作技能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综合实验教改,对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的运用、课程的进度衔接、合理性安排、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课堂的把控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强调演示、实习等多种实时性、交互性技术手段的应用融于实践教学[15],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更多的磨炼和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有利于口腔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4篇:形成性评价在武汉市某医院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袁正林1曹丽2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武汉,43002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武汉,430030
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为提高口腔临床实习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将武汉市某医院2011级口腔临床医学专业60名本科实习生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模式,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学生总评成绩(77.6±1.3)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73.3±1.7),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效果高度认同和满意。结论:形成性评价能够显著提高口腔医学临床实习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值得在口腔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临床实习;口腔医学;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口腔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实现口腔专业知识与口腔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培养优秀的口腔临床医生奠定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的考核一般都是通过最后的终结性评价来进行评估,临床带教老师往往按照临床实习考核的项目和内容进行考核,但是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现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操作方法及团队精神等方面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带教教师不能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指导和纠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形成性评价由美国评价学专家M.Scriven提出并由美国教育学家B.S.Bloom引入教学领域[1]。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遇到问题与带教教师及时沟通并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2]。形成性评价已被应用到医学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形成性评价在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尚无相关报道。为了提高口腔医学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武汉市某医院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价,并探讨其在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武汉市某医院口腔临床医学本科专业2011级全部口腔医学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6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各组之间学生年龄及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
1.2研究方法
1.2.1实施方案。由口腔医学教研室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口腔临床教师担任带教任务。授课前口腔医学教研室召集带教教师召开口腔临床实习带教会议并集体备课,以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手册和考核标准为依据,同时结合口腔临床实习的特点,制定口腔临床实习的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对照组的终结性评价和实验组的形成性评价,然后报教学办公室审核。终结性评价采用百分制,主要由理论考试(占比50%)、病例分析(占比25%)、操作技能考试(占比25%)3部分组成,考试时间安排在实习结束后。形成性评价采用百分制,由学生考勤(占比10%)、临床知识考核(占比20%)、临床病例讨论(占比20%)、期末考试(占比50%)5部分组成。为了便于比较学生实习效果,与实验组一样,对照组也参与期中考试,但是总成绩还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为了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各项考核标准的内容进行细化,并进行量化打分以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
1.2.2问卷调查。①对所有口腔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团队意识、临床操作能力等方面了解其口腔临床实习效果。问卷采用5分制的打分方式:非常有效(5分)、有效(4分)、基本有效(3分)、基本没效(2分)、完全没效(1分)。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②针对实验组的实习学生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实习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将评价结果分为是、一般、否3个档次,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对于各项指标评价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发放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回收率100%。
1.2.3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width=35,height=14,dpi=110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结果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被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考试成绩比较
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评价指标,两组的期末考试时间、地点,试卷内容、难度一致,对照组和实验组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换算。实验组学生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及总评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表1)。在期末考试成绩分布方面,对照组学生70分以上者9人,占63.33%;实验组26人,占86.67%;对照组学生不及格人数1人,占3.33%;实验组0人(表2)。
2.2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教学效果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3)。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于形成性评价持肯定态度:83.33%学生赞同形成性评价,73.33%学生认为其可以提高学习效率,90%学生认为其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66.7%学生认为其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认为其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学生比例分别高达80%、93.33%、86.67%(表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口腔医学教学应用与思考研究论文(共4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