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学习平台创建建立微信群,微信群中包括实验组口腔专业实习生55名、1位口腔专业护理人员、两名助手。将制作的微课视频上传至微信群,告知学生浏览观看。学生可在线观看,也可下载至电脑或手机中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在线讨论,并可以进行提问、答疑。
1.2.4教学实践在前期工作准备成功后,2016年9月—2016年11月展开教学实践。实验组学生采用微课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法进行教学,由经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的临床带教老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对其进行教学。对带教老师的培训知识内容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同。
1.2.5评价方法
1.2.5.1理论考试两组实习生在对所有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学习结束后同时进行闭卷考试。所有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考察两组实习生对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2.5.2问卷调查教学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微课的教学效果评价(5个条目),填写赞成与否,表格简单明了,利于填写与统计。在考核结束后填写并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55份,回收有效问卷55份,有效回收率100%。
1.2.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width=49,height=17,dpi=110描述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两组成绩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学生对微课的效果评价采用人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
2结果
2.1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
2.2实验组学生对微课的教学效果评价(见表3)
3讨论
3.1微课教学的优势微课概念是胡铁生[9]于2010年提出的,因其短小精致,使用便捷;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半结构化,便于扩充;资源丰富,情景真实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开发和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郑小军[10]认为,微课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具有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隐性为显性、模拟仿真、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学习时空、激发学习动机、创设最佳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学习资源、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支持等优势。本实验将微课教学应用于口腔专业实习生的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知识的教学中,也看到了微课对口腔医学生进行职业防护教育的优势。
3.1.1激发学习兴趣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其培训效果优于临床教学组;实验组实习生对微课教学在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上的应用较为认可,有72.7%的学生认为微课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微课视频可以集动画、图像、文字、音效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需求,而不只有单独的、枯燥乏味的讲解,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1]。为了保证学生在轻松的视觉环境中学习,在对动画、图像的设计中需注意屏幕显示画面与解说声音应当保持同步;画面背景、布局都设计合理;画面中的点缀物、动态效果适量,避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12]。
3.1.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微课的最主要特征是“内容短小、精悍”,适合在网络设备或移动终端上展示,便于学习者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开展学习[13]。而传统的临床教学法是实习生在固定的实习时间内通过老师讲授以及示教进行学习。微课使教学时间和空间得以延伸和拓展。实习生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观看视频的内容和观看次数。学习者还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缺陷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的自由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满意度[14]。本研究结果显示:81.8%的实验组实习生表示微课方便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1.3有利于系统掌握知识,掌握重点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微课将系统知识进行切割,将系统知识碎片化,每个视频长度一般控制在10min以内,遵循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微课“步微不慢”,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每部分教学内容是独立的,有突出的重点,每个微课又在一个大的主题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9,15]。本次研究中微课的制作内容遵循微课小而精的原则,在进行基线调查,了解实习生对医院感染与防护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制作而成。遵循孟祥增等[12]微课内容设计指导,开门见山地进入主题,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清晰、明确,沿着教学主题逐步展开,突出重点,去除烦冗,收尾、总结时简洁明了,留出给学生思考、回味的空间。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72.7%的实习生认为他们通过微课能系统地了解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相关知识;78.2%的实习生认同有利于他们掌握重点知识;69.1%的实习生认为微课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2微课教学中的思考本次实验将微课教学形式应用与口腔专业实习生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知识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今后对口腔科相关从业者的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形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本次研究中微课教学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培训者无法观察到实习生的学习过程,因而教学监督相比临床教学要有难度。如何有效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督促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第3篇:离体牙在口腔医学实验课程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评析
梁翠云,陈诗欣,符舒婷,吴妍,曾鉴鸿,容洁玲,林鹏,孙德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通过对离体牙仿生实验模型在相关口腔仿生实验课程中的综合应用效果分析,为今后其他口腔专业实验课程综合设计、合理编排,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供可行性依据。在大四学生中随机选择40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人,按现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组20人,按牙体缺损、缺失后的病变进展过程进行相关的设计编排实验程序,完成不同修复治疗的临床操作过程和工艺制作过程;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理解项目评分及学生对实验效果满意度调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利用离体牙仿生实验模型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项目、治疗手段各环节按病变的发展进程进行合理编排设计,在学科间综合利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口腔医学教学应用与思考研究论文(共4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