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与电子胃镜对胃癌的诊断分析(4)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较传统CT也显示出优越性,本研究中18F-FDG PET/CT对胃癌T分期的符合率为72.6%,N分期的符合率为88.24%(45/51),M1分期的符合率为89.47%%(17/19),明显高于CT的分期符合率(CT对T分期的符合率为70.35%,对淋巴结的分期符合率为51-58.6%,对胃癌转移灶的检出率为71%[2-4])。原因认为:18F-FDG PET/CT可提供PET和CT的图像,对较小的病灶仍能显示,较单纯PET或CT减少了假阴性。而且我们使用的18F-FDG PET/CT一体机可以在病人保持一个体位的情况下完成PET与CT扫描,真正做到同一层面的融合,并采用延迟1/2—2小时显像方法(必要时予隔天再显像),对18F-FDG PET/CT显像进行衰减校正,更好地显示胃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的功能信息和解剖信息。
另外,检查前嘱病人饮水、服用发泡剂以利于胃的形态显像;给予口服缓泻剂清肠或生理盐水灌肠以清除宿便;给予丁溴东莨菪碱肌注以抑制肠道平滑肌蠕动(文献报道[5]FDG被肠壁摄取可能与时蠕动肌肉收缩有关,可导致18F-FDG在肠道内堆积);检查过程中饮水以稀释肠道内18F-FDG。这些措施可改善18F-FDG PET/CT对胃癌原发灶及腹腔淋巴结和其它器官转移灶的检出,这对提高胃癌TNM分期的符合率是有益的。
本研究中有2例病人18F-FDG PET/CT提示胃癌(1例BorrmannⅢ型;1例BorrmannⅣ型),但2例病人多次胃镜下活检均未见癌细胞,经手术病理证实18F-FDG PET/CT分型正确。分析其原因,认为BorrmannⅢ、Ⅳ型胃癌主要生长方式为粘膜下浸润,胃壁增厚较明显,活检深度不够,从而钳取不到癌变组织,另外活检部位不准确也是造成活检阴性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中还有2例病人18F-FDG PET/CT提示胃癌,但经胃镜及随访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假阳性率为3.9%(2/52),究其原因认为与局部粘膜水肿、纤维化而导致胃壁增厚,生理性摄取FDG增多有关。另有2例18F-FDG PET/CT阴性病人胃镜下活检为印戒细胞癌,假阴性率为3.9%(2/52),认为与该病理类型癌不摄取FDG,病灶较小(<1cm)有关。
3.2 胃癌镜下分型与PET/CT显像的关系 胃癌的大体类型是是其生物学特性的重要体现,胃癌的各种进展方式如直接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膜播种等都与其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指出[6],在影响胃癌预后的16种相关因素中,大体类型居第十位,仅次于肝转移和手术治愈程度,比淋巴结转移程度、组织学类型、有无化疗等因素都重要。
目前对胃癌的形态类型主要采用Borrmann分型方法,由于Borrmann分型的准确性关系到临床手术方式,所以探讨胃镜与18F-FDG PET/CT的胃癌Borrmann分型是有意义的。
从本研究中PET/CT和胃镜对Borrmann分型与手术病理结果可以看出,18F-FDG PET/CT的Borrmann分型符合率高于胃镜。两者对BorrmannⅠ型和Ⅱ型的区分基本一致,差别主要在BorrmannⅢ型和Ⅳ型,18F-FDG PET/CT的分型符合率要高于电子胃镜。原因: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肿瘤表面特征,特别是一些细微的变化。对较小的胃癌大体类型诊断的准确性非常高,在早期胃癌,镜下观察到的大体类型可以直接作为治疗的可靠依据。但胃镜视野较小,当肿瘤较大时不易观察到瘤体全貌,对肿瘤表面粘膜与正常的粘膜有时难以准确区分,从而影响诊断。对于BorrmannⅢ型胃癌(图1),尤其在殊部位的溃疡(如胃底贲门部、胃角等),仅从胃腔内表面观察,溃疡病灶的深浅、环堤形态及范围不易确定;对于BorrmannⅣ型(皮革胃,图2),病变在胃壁肌层发展,并沿粘膜下浸润,早期缺乏特征性粘膜改变;进展期粘膜表面高低不平呈结节状,有的形成巨大粘膜皱襞,易与浅表性、增生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相混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与电子胃镜对胃癌的诊断分析(4)在线全文阅读。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与电子胃镜对胃癌的诊断分析(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