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分层
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教师的教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办公应用软件》课程是一门突出操作能力的课程,授课基本在机房操作室进行,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①自学尝试成功;②集中讲授引导;③分层练习达标;④质疑补缺探讨;⑤小结揭示规律。在这五个步骤中都隐含了隐性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时,按照一堂课程45分钟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步骤罗列如下表:
教学过程 |
教学目的 |
隐性分层教学 |
自学尝试成功 (5分钟) |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学习习惯 |
教师更多的关注A层和B层学生,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要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C层和D层学生则可以用这段时间对教学内容有个大概了解。 |
集中讲授引导 (5分钟) |
掌握重点及难点 |
分发练习,集中讲解。A层和B层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开始自主完成练习;教师主要针对C层和D层学生,通过集中、简捷的讲解,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的主要方式方法,便于提高操作速度。 |
分层练习达标 (25分钟) |
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扩展训练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
练习操作部分,通过以练代讲,让所有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操作要点,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实践能力。练习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练习,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另一部分是扩展部分,可以通过组员讨论完成。A层和B层学生在完成基础练习后,可以帮助D层学生也可进行扩展练习。在这过程中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
质疑补缺探讨 (7分钟) |
补缺、补漏,解决一题多解等问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
由教师或C层、D层学生提出学习疑问,A层和B层的学生回答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C层和D层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质疑能力,同时也培养A层和B层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整合资源能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
小结揭示规律 (3分钟) |
总结提高 |
帮助所有学生,特别是C层和D层学生梳理知识点,更好的掌握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教学中把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利用学生相互竞争、自尊心强的特点,让他们积极参与、表现“自我”,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三)、考核分层
考核评价是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的应有肯定,评价方式的公正性是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有利保障,在评价中要充分体现出小组的重要性,因此考核成绩由个人成绩、小组成绩和评定成绩共同组成。即考核成绩=个人成绩×40%+小组成绩×40%+评定成绩×20%。具体取得方式如下表:
各项成绩 |
取得方式 |
评分人 |
个人成绩 |
每堂课,个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上交基础练习的质量决定本次课的个人成绩,期末计算平均分。 |
教师 |
小组成绩 |
每堂课,各组完成扩展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解决质疑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本次课本小组的小组成绩,期末计算平均分。 |
教师 |
评定成绩 |
学期末时,小组成员根据个人对小组成绩取得的贡献对本小组成员进行评定的成绩。 |
小组成员 |
除此之外,学期末时,还将评点“最优小组奖”、“最佳小教师奖”、“小组成绩进步奖”、“难题解答奖”等奖项,让小组荣誉与每一位组员都挂钩,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学生任务,共同提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分层教学在中职计算机专业 《办公应用软件》课程中的实施与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