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地理兴趣与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4)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地理趣闻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教“区域地理”时,讲授北非时,可以讲讲古埃及的金字塔,讲讲金字塔的未解之谜,讲南极时,可以讲讲南极可爱的居民——企鹅。
3.2 激发兴趣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3.2.1 发掘教材的科学内涵,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地理知识涉及地球、宇宙、大洲、国家、地区等多方面内容。内容上至太空霄汉,下至千米岩层和近万米洋底以及各国概况,民风民俗。对于这些复杂的地理知识内容,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客观地反映到课堂上,使学生尽快掌握,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学生若缺乏兴趣,往往感觉到地理课枯燥无味。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授课时,必须将地理学科的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让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切勿死记硬背地理名词,填鸭式地解地理知识。要让学生轻松地学习,灵活地运用知识,教师必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地理趣闻,有趣的风土民俗,能起到增加课堂趣味性的作用,例如在讲青藏高原的时候,引入藏民收集牛羊粪当柴烧的民俗趣闻,反应高原高大植被稀缺。
3.2.2 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地理能力有关的问题
结合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险、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是死记硬背。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变化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由此产 生不愿学的想法。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学生们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晴朗时天空呈蓝色,阴天为 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时又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七色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 而造成的。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这也正是红、橙色光作为停车信号的 道理,它使人们在较远处就可看见,以减少交通事故。在讲第二章气旋、反气旋,气团和锋面活动时,在讲清 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观云看天的谚语和天气预报及当地的天气变化,叫学生观察、分析 ,用所学知识解释,得出结论。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 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
3.2.3 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
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察、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习,这对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践,例如带学生参观清源山,感受泉州宗教文化气息;带学生参观洛阳桥,感受泉州古代先进的造桥技术;带学生参观闽台缘博物馆,感受一水之隔的难以割舍的闽台情,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乡土地理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参考文献
[1]孔锴.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17—232.
[2]王义君 赵银生.实用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12—230
[3]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27.
[5] 张 靖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策略探析 [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3)
[6] 王福红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学位论文] 硕士2006
[7] 殷世东伍德勤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 教育探索.2005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中学生地理兴趣与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4)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