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要:在全面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甘肃省陇西二中2009级(8)班立足高考,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弥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跛足现象,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时成立了“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小组,进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是也存在问题,本文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互助合作 问题 对策
基金项目:2012 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S[2011]GHB139 研究成果
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永恒的话题。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陇西二中实施优质高效课堂改革的背景下,作为班主任老师我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在2009 级(8)班在高一新生入学时就立足高考,为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弥补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弱科现象,及时成立了“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小组。经过三年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已初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了总结经验和完善不足,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程序实施的基本要求
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是易于操作和实施的学习程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根据学情,科学合理的调整好座位,利用原来传统的座位,四人(后两个座位)为而一个合作小组,采用同桌帮扶,异桌互动(前后相邻)的合作形式,即AB/AB 同桌AB、AB 相互帮助,异桌AA、BB 互助。科学合理的安排互助合作学习形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尖子学生驱动学困生,明星小组带动待优小组的双向驱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全班学习成绩的良好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进过近三年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我班在开展“优质高效,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近一个学期我在本校对此教学模式在师生中进行调查访问,发现在这期间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主动性不强,参与意识不高。
由于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情趣不高,主动参与小组学习讨论的意识不浓,思维不能引向深入,学习效率低下。
(2)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开展互助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尖子学生担心帮扶学困生怕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发展,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活动的持续开展。
(3)学习小组内部组长责任不明确,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学习小组内部选的小组长和学科组长责任意识不高,协调能力有限,导致小组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效率不高,合作的成果有限,表面在小组合作其实质在各自单干。
(4)分组不够合理科学。
有的学习小组学科优势搭配不够合理,以致是有些学科的讨论不能有效的开展下去,达不到优化组合的效果,从而浪费了许多大好的时间。 (5)合作习惯未养成。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常发现学生并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出现这种情况,一是之前长期的传统教学不重视学生交际技能的训练;二是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人意识较强,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机会。这时学生相互之间就显得生疏,他们不会意识到合作学习将带给自己的好处,所以就不会主动学习社交的技巧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在线全文阅读。
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