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校园心理剧融入中职主题班会的探索(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校园心理剧的组织和实施
校园心理剧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比,首先它要求个体进行“本色”演出,这样就能调动起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心理剧应寓教于乐,有效减少参与者的阻抗;最后心理剧能唤起当事人的主观情绪,较深入地引导学生体验自己的情绪和问题,才能带来较好的效果[1]。要做到以上这些,大致要分下面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选材和编写剧本。校园心理剧的创作与其他的戏剧、小品一样,也是创作者在深入学生生活后面对学生的相关心理问题进行筛选,题材处理,按照戏曲编剧的基本理论,构思和处理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运用戏剧性的语言方式编写心理剧本,并在剧本中反映出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形成过程、发展、转化、领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
2、暖身阶段
暖身实际上是校园心理剧的排练阶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不仅要向学生介绍故事的内容、情境以及任务之间的关系,还要根据剧本要求确定主角和配角,明确各个角色的任务和演出要求[3]。在此,教师应该给予演员有效的心理指导,在尊重他们自发和创造的前提下,让参与者将自己的情感创造性地发挥出来,并将自己的体会注入角色中,真切体验到内在的自我挣扎;同时也让观众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体验内心感受,分析角色的行为处理方式,与在场人员产生共鸣。在经过演员们多次的磨合之后,讨论出最实用恰当的方案,最终形成最后正式演出用的剧本。
3、拍摄与分享阶段
为了让心理剧更贴近生活又能融入主题班会,在拍摄的场景上,笔者放弃了绚丽的舞台,而是选择了校园一角进行拍摄。这种朴实的手法,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心理剧中的事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拍摄完毕后的视频,经过剪接,将会在主题班会中展示供大家分享讨论。 三、校园心理剧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心理教育班会成了心理剧展演会
校园心理剧用到主题班会上是一种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手段与方式,在班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环节都可运用心理剧。但不能在整个班会中只有心理剧表演,而没有讨论分享[4]。
2、心理剧是团体辅导而非个人辅导
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团体辅导形式,适合在学校中推广。因为它不仅使参与编排的人员能够得到启发和成长,也能够让更多的观众得以启发。如果校园心理剧关注的是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那将事倍功半,因为它对大多数学生不受用。所以校园心理剧非个别辅导,也不同于小组辅导,它需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内在成长需要,要立足全局,将共性的心理问题编演出来,让学生能在某种程度上受益。
3、剧前准备不够充分
由于校园心理剧是带有教育和普及的任务,所以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性,要求教师应全程指导,并和演员们做进一步交流,让表演团队达成一致的目标,确保心理剧的顺利完成。在安排剧中角色时,也应采取角色自愿的原则,不能迫使不愿意表达个人问题和情绪或者不善于用语言、行为来表达的学生来担当,否则,很难达到心理剧的期待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将校园心理剧融入中职主题班会的探索(2)在线全文阅读。
将校园心理剧融入中职主题班会的探索(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