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利弊与引导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 要: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共同存在于社会各层面,它可能对正式组织起支持和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抵触和破坏作用,在学校的教师组织中同样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且这种组织更加复杂、更加隐蔽。学校领导应该具体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克服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功效,为圆满完成学校工作总目标服务。
关键词:教师非正式组织;成因;利弊;引导策略
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组织的领袖人物是自发产生的,但对其成员却往往比正式组织的领导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在学校的教师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思想多元化的时代,教师中的非正式组织更加复杂、更加隐蔽。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克服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功效,为圆满完成学校工作总目标服务,是学校管理者应该研究的一个问题。
本课题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基础上,运用自制的教师调查问卷和学校领导调查问卷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又通过个别访问、谈话,深入了解教师中的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等,针对十分典型的教师非正式组织深入进行了剖解。
一、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现状
(一)教师非正式组织的数量
调查显示,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非正式组织在五组以下的居多,其次是6—10组的。中学非正式组织数量相对小学和大学要少些。
您认为学校中的非正式组织有多少?(教师问卷)
(二)教师非正式组织中的人数
大多数领导认为,学校非正式组织每组的人数大致4-5人,作出这一判断的小学占64.5%;中学占81.6%;大学占57.1%;而大多数教师认为在学校中自己有3-4个知心朋友,作出这一判断的小学35.1%;中学36.1%;大学45.0%。这表明非正式组织人员数量在3-6个左右,一般都是关系密切的朋友。
(三)教师非正式组织的分类
教师非正式组织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成以下类型。
1、划分标准:非正式组织的成因
(1)利益型。这是在组织成员利益要求一致或相同的情况下形成的组织。
(2)兴趣爱好型。组织成员因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组织。
(3)情感型。由于感情、友谊和社交的需要,以情感为纽带而形成的组织。
(4)地缘型。因同一居住地或同一办公室或老乡等原因经常在一起活动而形成的组织。
2、划分标准:非正式组织活动的主要内容
(1)业务型。成员在一起主要是研究交流教学、学生管理、科研、撰写论文等问题。
(2)健身型。成员在一起主要是从事各种体育健身活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教师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利弊与引导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教师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利弊与引导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