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担的任务是执教《黄河的主人》一课,两天后的试上让我的心头蒙上了阴影。课后导师问我:“你自己感觉怎么样?”我声音很小:“感觉不好。”孟特竟然笑了:“那你说说,哪里不好?”我有点生自己的气:“哪儿都不好!”然后孟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任何人,上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做到完美,也不可能尽是瑕疵。如果你的课这么棒,还要试上干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是要通过试上尽量做到取长补短、精益求精,你说呢?”
孟特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不再跟自己赌气。我把这节课学生朗读过少、教师剖析过多的缺点说了出来。孟特一下子眼前一亮,用肯定的语气说:“不错!认识缺点就是进步的开始,继续说!”接着,我指着两段冗长的分析点说:“这个地方我觉得两者取其一,一来可以节省时间多读书,二来可以减少相类似的分析。但是细节怎么处理我没想到,请导师指导!”孟特听完很高兴:“小伙子说得很有道理,我看就照你说的做,只要‘关注文体,聚焦表达’这个大方向不变,细节的处理可以个性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至于你刚才说的地方怎样处理,我也没想好,走,咱们到会议室去商量,那里安静!”
在指导的过程中,孟特提出要从整体把握开始,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在“黄河、羊皮筏子、艄公、乘客、作者”五个要素中,要抓住作者对羊皮筏子的描写作为重点,通过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体会艄公的精神品质,初步掌握“衬托”手法的奥妙,再由此推及对“黄河”“乘客”和作者的描写均是相同的手法,最后再由点到面总结本文“正面描写结合侧面衬托”的写作方法,指向写作。在会议室待的三个小时里,孟特至少说了两个小时,才敲定这节课教学方案的终稿。在这过程中,他有时高兴地让我快点写下来,说怕自己待会儿会忘记;有时刚说完一个又突然否定自己;有时还会征询我的想法,乐此不疲。
一周后的碧桂园之行,让我树立了信心。通过这次上课的经历,我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基于文体特征,关注表达方式”这一理念让我对解读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在这过程中,我一改以往扎进去出不来的陈规陋习,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三个问题思考,紧扣核心教学价值,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技巧。在设计教法这一过程中,孟特指导我要根据文章特点,寻求合适的教学路径,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甚至一类课文的能力。如在《黄河的主人》一文中对“羊皮筏子”部分的描写,我尝试使用“赛读”的策略,以读促悟,为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策略也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好的策略能提高课堂效率。有了好的策略,还要关注课堂的实施效果。学生是灵动的,课堂是随机生成的。孟特还告诫我驾驭课堂绝非一朝一夕之能,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从他那里我学会了运用“比较教学”“读悟结合”“一咏三叹”“剥笋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并长期实践于自己的教学中。掌握了这些技巧能更好地服务课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有时我觉得上课是件痛苦的事,但正像孟特说的那样:“你没经历过痛苦,怎么感受甘甜呢?”不错,此时我的心情是甜的,不仅仅是因为这节课的成功,更多的是因为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导师。这时候我又想起了加入工作室那天孟特说的话——每个人都应该心怀梦想。我想,“孟纪军教师工作室”应该就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心怀“孟”想扬帆起航(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