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价值意识的内涵解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必须要理解并把握三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本质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具有技术含量意识或模式创新意识,并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投入产出之比。从静态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主要指“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2]的教育理念;从动态来看,它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意通过教学要素优化而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供给的实践过程。简单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主要是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价值理念广泛渗透到大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使各种教学内容和需要传播的价值理念通过榜样示范、情境创设、氛围营造和课堂教学等方式“逻辑根植”和“系统营造”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系统化、隐喻化的形式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效供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技术含量”意识。长期以来,一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它看成“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课堂教学,认为要取得社会期望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精力,这种课堂教学似乎与“技术含量”无关,一些人甚至认为只要不投入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经济资源,多投入一些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是无所谓的。在这些人的思想意识中,精神文化、思想意识和观念习俗的投入和运用,与所谓的教学资源的投入是不相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就要颠覆或者消除这种错误认识,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意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意识形态、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的投入产出之比,走出一条充满“科技含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路。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想达到“理论武装”大学生的理想效果,必须摒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却无法取得相应实效的教学模式,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出发,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质量出发,持续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要素资源配置,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效供给,在提升教学供给“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模式创新意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通过在粗放式教学模式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课堂时间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的确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效果。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生活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依赖资源和时间大量投入的粗放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越来越滞后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被提上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传承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被理解、认同和践行的过程,更是大学生进行自我选择、自觉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知识传递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模式创新意识,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渗透和融合的方式隐形存在于大学生所接触的现实环境之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回归生活世界,通过理论供给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的“两张皮”现象。这种模式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教学结构调整,矫正教学过程中要素配置的不合理之处,扩大教学内容有效供给,提高教学供给结构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更好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价值意识强化面临的问题
马克思曾经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价值意识强化,必须追问的不是“价值意识强化”这一“答案”,而是“价值意识强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供给是绝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对大学生来说就是供给过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度看,价值意识强化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不是研究供给存在与否的问题,也不是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否需要改革的问题,而是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如何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问题,简而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价值意识强化面临的基本问题是教学的“有效”供给问题。围绕“有效”供给这一中心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价值意识强化的评价标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即:是否有利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认同和践行,是否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否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意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