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是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的重要抓手,青年学生又是祖国的未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坚力量,而联系两者的桥梁和纽带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播手段日月新月异,各种思潮相互交织,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宁宁.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维度[J].科学社会主义,2012(6):102-105.
[2]房广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资源的选择与利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0(8):36-39.
[3]时家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及其启示[J].江汉论坛,2012(6):48-52.
[4]王文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结合[J].人民论坛,2012(26):136-137.
[5]汪海燕.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刍议[J].青年与社会,2012(8):172-174.
[6]董杰.情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22-25.
[7]汪永安,贺善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层次性及语言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50-5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