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是在第2、3、4节。作者用皇家园林、举世闻名、众星拱月这三个词写出了圆明园在当时历史中的地位。课文中,“众星拱月”最能体现圆明园的布局艺术,我让学生立足于深度阅读理解其中的“月亮”和“星”、弄清圆明园是个倒置的“品”字形结构。当学生理解了这“众星拱月”的宏大结构,我则投影了圆明园的背景资料加以深化——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其规模是从小到大进行变化的,其中凝聚着许多建筑艺术家的汗水,是艺术家们用心血和智慧建筑起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是他们细细读书思考的过程。没有立足课文、自觉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没有能力与智慧生成的过程。当学生懂得圆明园的艺术性、珍贵性后,我们便开始解决最难的三个问题: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中国人当时都在干什么;侵略者毁灭圆明园,外国人是怎么看的?这三个问题非常有深度,但我放手让学生“自主经营”“自主寻找”。
圆明园是如何被毁灭的?一位学生说,课文介绍了“掠、毁、烧”等毁灭方法。当时,英法联军在圆明园里实施了抢、毁、烧三种野蛮行径,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
学生理解到这种程度时,我对他们说,大火连烧三天三夜,中国人当时在做什么呢?国弱则被人欺,民弱则被人役。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许多老百姓甚至加入抢劫的“大军”中!我投影了圆明园资料,让学生阅读。学生们看到了国人的愚昧无知!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奇耻大辱,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耻辱。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我想到了法国作家雨果曾经怒斥火烧圆明园的行径。教学时,我投影了他的原话——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同学们阅读了雨果的原话后,陷入了沉思。许多同学认为,雨果是有良知的作家!
至此,学生们理解了圆明园被毁灭的严重性,明白了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知道了它收藏了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记住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任意破坏、毁掉……
真正有深度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还要激发学生作创新思考。作为老师,我还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们作思辨性的批判与表达?我的方法还是回到课文的细细诵读与批判反思上。
这时,我要求学生围绕“圆明园的毁灭”作深刻的反思,提出自己的新问题。学生们非常兴奋,大显神通。我们看这个环节——
生1: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被英法联军抢去的珍宝还能要回来吗?
生2:圆明园被化成了一片灰烬,现在只有遗址,我们中国能不能把它重新建筑起来、恢复起来?
生3:圆明园里还有多少文物?“圆明三园”还有多少藏品?民间还有圆明园的藏品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在理解基础上生成新问题——我教《圆明园的毁灭》的追求(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