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神话的“话”
神话是属于口头文学,为人们世代口口相传。所以言语风格是口语化的,晓畅通俗,好说好懂好记,便于流传。这是神话共性的特征,对于这一点,在教学上,可以和雪莱的叙事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进行语言上的对比,两者并陈,各自试着讲述,难易立判,口语特点毕显无遗。
(三)英雄体神话的情节路线
作为一个故事体,在情节的设置上通常都具有典型的三幕剧式结构——开头、中场、结尾。分别代表触发、冲突、解决。看到人类没有火而陷入悲惨境地,触发英雄普罗米修斯盗火;盗火引起和宙斯的冲突从而使自己受难;最后结局是英雄被拯救,目标达成。只要揭示了这样的路线图,就能大致明白神话的基本轮廓,创作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
二、以阅读策略去学习阅读内容
近年来,基于PIRLS的研究,对于阅读策略的教学日益受到老师们的关注。策略指的是认知策略,也就是用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认知活动过程。阅读理解策略是指有助于增进读者阅读理解的方式。阅读理解策略一般分为三大类:阅读基本理解策略;阅读整合策略;阅读理解监控策略。具体而言,对小学生可进行的阅读理解策略有很多,预测、联结,从故事体找出5W1H、概念图、心像法等。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学段班情,教学中可以灵活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甚至可以个性化地加以变异。教学中应让学生习得有关这些策略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从而助力于自己的阅读理解。《普罗米修斯》这节课可以运用以下策略帮助学生理解。
(一)六何法摘要(5W1H)策略
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成熟的读者首先要进行整体性地观照,对文章形成全貌性的概览。用简洁的语言摘要得出一个“高概念”。对于摘要的策略有删除法,即删除不重要的文字,保留核心信息;还有意群归类法,将离散的信息统整为关键主题句。相比二者,六何法即5W1H法,在操作性上,学生更容易上手。5W1H指的是: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什么——why;如何——how。
教学时,笔者对它进行了整合,形成如下变式,学生对着四个要素填写信息,一篇文章的摘要基本就成形了。
背景——主角——困难——解决
背景:人类没有火,过着悲惨的生活。
主角:普罗米修斯
困难:盗火被宙斯绑在高加索山上,受尽折磨。
解决:大力神射死鹰鹫,拯救了普罗米修斯。
(二)联结对比策略
该策略适用于主题性的对比阅读,联结自己的经验以及相关文本对课文作出解释。在《普罗米修斯》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于体会神话的口语化言语特点。课堂上选取“普罗米修斯被缚山上”这一片段作为突破口,将课文与选文雪莱的叙事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有删改)作互文比较。
师:我们看一处细节。诗中这两句(“这飞鸟难越的万丈悬崖上”“锁链冷得发烫,咬进了我的骨头”),正好对应着故事里的两个词语,请找出来。(高高的悬崖、死死地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文体意识下的读写新融合——《普罗米修斯》为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