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的心意我感受到了。看,那五彩缤纷的花引来了一只只蜜蜂,让我在这儿的生活又增添了色彩,那些花就是我每天的动力源泉,我的身体因此恢复了许多。我每天感到孤独时,便会欣赏你种的花,就像有你在我的身边。这里充满着你上次假期到来时的记忆,还有你用努力换来的果实。有你这样的儿子,我感到很欣慰。——陈玉雯
儿子,你过得好吗?告诉你一件事——你去年暑假帮我种的花全都开了!你看看下面的照片,瞧,我被许多的花簇拥在中间呢!它们多么漂亮。我在想,如果你知道你种的花儿这么漂亮,姹紫嫣红的,该有多么欢喜啊!欢迎你下次放假的时候再次来到岛上,因为我真的很想你。——董雅乐
儿子,你会为得到一样东西而高兴。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付出比你收到一样东西还要高兴。儿子,爸爸爱你,你也爱爸爸;你给爸爸的付出,爸爸为此高兴,因为爸爸得到了你的爱。爸爸每天照顾着花儿,心情一天天地好起来,身体恢复得也很好。你应该为你的付出而感到高兴,感到骄傲。——徐一杰
第二课时:对比发现,学习表达
阅读图式理论认为,每个人头脑中业已存在的认知单元、模块和系统具有预测功能。教学时,由文本而营造的情景语境、情感语境可以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使学生借由想象而创造出尽量逼近文本角色而又丰富多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的意象。但学生由于认知经验的不足,社会阅历的肤浅,情感体验的欠缺,对于同一件事所生发的感想与作为作家的高尔基毕竟会有明显的差距;即使同样想到了“思念”“赞扬”“喜爱”“期望”等与高尔基相仿的关键语意,其具体表达的组织形式、语言风格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差距和差别便是我进行下一步教学可资利用的最好的资源,它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是教师的最近引导区。
第二课时,我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把自己所写的信和高尔基的信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异同,也发现作家的高明之处。学生们兴趣盎然,一边比较阅读,一边批注感想,陆续有所发现:“高尔基不但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更主要的意思是让儿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提出更高的希望。”“高尔基看问题更加深刻,他从儿子的行为中看出了儿子有为家人着想的优点。但高尔基认为还不够,还要有更广博的爱,不但爱家人,还要爱身边所有的人。”“高尔基的这种爱不是普通的爱,是更博大的爱,是更深沉的爱,更高级的爱。”
接着,我再次引导学生聚焦高尔基所写的信,让学生具体谈谈高尔基的话语中的特别之处、高明之处。学生从高尔基所说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话中发现了同样的关键词“美好的东西”,但是其意思是有所区别的,第一句话中的“美好的东西”专指鲜花,而第二句话中的“美好的东西”包含了儿子对父母的孝敬、对别人的帮助,与人相处留下的好印象,甚至有自己的思想成果,等等。因此,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更升华了一步。第三句“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又在第二句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将重点聚焦在“给”这个字上。我说:“这里的‘给’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们回答:“留给”“给予”“付出”“奉献”“帮助”。
紧接着,我对高尔基的信进行了注解性的讲解:“高尔基的信中不只是在说思念、赞扬等意思,不仅表达了对儿子简单朴素的爱,还表达了更高层次的爱。他的后一句话是在前一句的基础上的推进和升华。由此可以看出高尔基不愧为大作家,写话语言精练,意义深刻,逐步深入,直到点明自己的最核心思想——‘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他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对一件事总是不断地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就比如我班的徐一杰同学,他就想到了其他同学没有想到的‘付出’这一点,这正好与高尔基的想法不谋而合,由此看出徐一杰同学的思考更深远,更有主见。”
高尔基的思考和表达比我们所有的学生更胜一筹,对于学生的学习可能会有困难。于是,我又为学生引荐了一篇特别的参赛作文——
妈妈回来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这一课,不用预习也出彩——苏教版五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