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研学:用好“研学单”,独立学习,学会质疑
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将学习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自主研学”是学生个体的独学活动,独学环节很重要,有很多的问题要在这时解决,又有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在这时产生,这一学习环节主要依靠研学单在课前预学和课中自主研学,倡导个性化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比较、筛选、整合、形成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或形成梯度问题组成问题串,继而再次进行探究性学习。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一篇感怀革命精神的文章,因为孩子们并不是特别了解长征的背景,所以笔者要求他们课前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如观看《长征》的影片,搜集长征路上的小故事,查看长征的路线,并结合书中的《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四渡赤水出奇兵》等诗歌的学习,加深对背景的了解,并根据我精心设计的自主研学单进行预学。
这一课时,我精心设计的自主研学单如下:
自主研学单的设计,让预学走向研学,目标(学什么)明确,更注重方法的渗透(怎么学),还有学科思维的引领(为什么这样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研学设计:书写字词——我有好办法(提醒)、自读课文——注意对话时语气、语速、表情等(听听家长的建议);整合提出核心问题——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有杀?
孩子们通过完成“自主研学单”,就会感到这个知识是我探究出来的,是我自己学会的,就会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产生很强烈的“展示”欲望。查阅学生的自主研学单,教师也为教学找准了基点。
二、小组互学:借用“互学单”,小组学习,学会交流
学生独立研学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有时可能是表面的和肤浅的,往往还存在诸多疑难。小组互学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轻松的氛围使学生减少了压力,多了自信,他们在探究新知中互相帮助,互相启迪。具体来说,就是按“组际同质、组内异质”分成4-6人一小组,形成学习共同体,围绕核心任务,建立小组合作规则,明确分工,进行组内研学交流;既看共同成果,更关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倾听、欣赏、补充和评价等)。在这个过程中,可采用“兵带兵”“兵教兵”“兵强兵”的做法。教师组间巡视,一方面引导学生以“学科的方式”进行合作,一方面掌握小组学习情况并及时捕捉一些独到的想法、做法,撷取典型,为展示问学做准备。
合作互学单:独学→群学(以互学为主)教师依据自主研学识判学情,及时把握学习差异、关键点和价值生长点。找到未知学习的“慧根”(已知与未知的连接点),激发独学的冲动,使学生在“愤悱”状态下进入群学。这里也要关注三个层面:一是自主研学后的初始交流;二是教师进一步引导后的再度合作;三是课后的主题性的、综合性的线下互学。在关注“学科素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素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学习关系)的培养。
我设计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互学单如下:
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互学。为了使合作有序、有效,我安排组长组织组员轮流发言,每人每次说清楚一点理由,并由一位同学负责整合记录小组的意见,最终推选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在这样细致的分工安排下,课堂的小组合作得到了真正落实。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适学: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