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心理战是很重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本文就从心理暗示的概念,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教育学生等三方面进行阐述,讨论心理暗示对学生教育的影响,以达到让老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地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做好教育工作。
关键词:心理暗示 积极 教育 影响 赞赏 应用
“讲起话来温温婉婉,微笑起来甜甜蜜蜜”,教师的微笑是“最美的花朵”。而在现实生活中,“最美的花朵”是否对每一个学生绽放呢?看来是不尽然,老师们总是自然和不自然的喜欢学习成绩优异、循规蹈矩的学生,而对那些成绩差、又喜欢违纪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而就不自觉地板起面孔,收起了微笑。殊不知,你越厌烦,他会离你越远,你将会失去很多的教育机会。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想必大家都听过“望梅止渴”的典故,这是一个典型的心理暗示的例子。对于心理暗示,《心理学大词典》上是这样描述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也就是说,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的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心理暗示的种类:暗示分为自暗示和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从暗示的作用来看,心理暗示又可分为积极地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
人都会受到心理暗示:心理学上认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本能。比如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会这样安慰自己或别人:“一切都会过去的”,以此来减少心理上的痛苦。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在不断地接受外界的暗示。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因此,人受到各种心理暗示也是在所难免的。
心理暗示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1.积极的暗示教育是一种将爱和本能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曾经听过有教育孩子经验的母亲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谓的夸,其实就是对孩子的欣赏,也是给孩子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而这种暗示是出于本能和爱的。所以,这种称赞本身本身就毫无夸张和虚饰,让孩子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是很优秀的,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做。结果,他真的表现很出色。所以,作为教师,要想成功地教育学生,就要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学生,赞扬学生,去爱学生。然而,还有一种情况是来自父母或老师的消极的暗示。有些父母寄寓了孩子太高的期望,可孩子能力有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父母又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失去信心,闭塞,不愿与人交流等情况。而父母这时的话语,如“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你要是有某某某的一半就好了”等,诸如此类的不经意的话,都会给孩子以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浅谈“润物细无声”之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