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参见Pollitz v. Wabash R.R. Co., 207 N.Y. 113一案,董事善意作出的行为和遵守诚信原则下所作的判断是有效的,对公司与股东有约束力。董事在诚信、不谋私利的前提下,对于公司采取何种管理方针、签订的合同或采取的行动是否适当、考虑是否周全、合法使用公司资金为公司谋取利益的行为等等,全凭董事自主决定权。董事的权力应不受限制,即使事后发现他们的决策不适当或不明智,只要是为公司谋利益的行为就不应受审查。另见Wheeler v. Pullman Iron & Steel Co., 143 Ill. 197一案,指出公司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多数股东有权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并依法管理公司业务和其他事务。投资人认缴公司出资或认购股份的,应视为对多数股东在章程范围内的行为,以及多数股东根据章程适当授权的公司代理人的行为的默示同意。即便证明存在更好的经营方针或采取其他经营策略后公司会更加成功,法院也不能依据衡平法干涉公司经营方针或策略。
[37] 参见Joy v North, 692 F.2d 880一案,对商业判断规则进行了经济分析。
[38] 参见Donahue案,董事会由于受多数股东控制,因此董事会作出的分配或不分配股息、解雇少数股东的决定很容易作为实施欺压的工具。但在实践中,封闭公司的少数股东对股息分配或雇用问题提起异议相当困难,因为这类决策属于董事商业判断的范畴。
[39] 同前注。
[40] 同前注。基于同理,法院认为这种义务比公众公司董事对公司、多数股东对少数股东所负信托责任更为严格。
[41] Wilkes v. Springside Nursing Home, Inc., 353 N.E.2d 657
[42] Smith v. Atlantic Properties, Inc. 12 Mass App. Ct. 201
[43] 参见Donahue案,在合伙关系中,合伙人如感到被其他合伙人侵害,可随时要求解散合伙。
[44] 参见MBCA Section 14.30(2),可以强制解散公司的事由包括股东会、董事会僵局,股东欺压以及浪费公司资产。
[45] 参见MBCA官方评注“滥用职权”一条,指出解散事由(即董事、控股股东的非法、欺压或欺诈行为)若要适用于个案,必须依靠司法自由裁量权将一般原则应用于特殊情况。
[46] 见前文及注释。
[47] 参见MBCA Section 14.34,允许其他股东收购股份,避免强制解散发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论封闭公司特有的所有权与治理结构——以美国经验为例(9)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