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确保安全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思维方式、执业行为规范、舆论、风俗、习惯和传统等等。安全文化体现为一定的规章制度,加以正确的人的行为规范,以形成安全高于一切的氛围。其作用是约束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调动职工重视和改进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安全置于绝对优先地位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使全体职工在“安全第一”这个共同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凝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保证人与物安全的目标。 2.1.3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
安全文化结构层次的划分与安全文化的定义有关。由于国内外学者对安全文化的定义不能达成共识,因此,对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国内学者袁旭、曹琦将安全文化分为表层和理层两层。表层指的是安全文化的表象层,它是各种意义明确内容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构成的文化表象,也可以称为表现层。表层结构由立约类和非立约类两类内容组成:立约是指那些用一定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的内容,比如安全法律、条例、规范、标准等;非立约是指那些没有用具体的形式律定但却是约定俗成地在人们心理上普通认可的内容,例如安全生活及生产习惯等。由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活动种类是千变万化的,而立约的内容总是有限的,大量的非立约的行为规范,是对立约的补充又是立约的延伸。
表层结构规范着人们在生活及生产中自觉有序地支配自己的安全行为。安全文化理层结构指的是安全文化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程序,是对表层结构的理解层或解释层。也称为思想层。安全文化的理层包括“安全第一”的科学思想、“安全第一”的道德观念,“安全第一”的经营及生产原则等,它集中体现为“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安全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命的价值观。表层与理层的关系:表层结构是理层结构的外化形式,它具有传递理层思想的功能,也是传递安全文化的媒介。
Guldenmund将安全文化定义为:组织文化中对与增大或减小风险有关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方面。基于这个定义,Guldenmund根据Cheni提出的文化的结构层次对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进行了分析。对于Guldenmund提出的安全文化结构层次,安全文化的里层即核心,是基本会意,基本会意是无意识的、相对模糊的,并渗入到整个组织之中。下个层次是信念与价值观,在实际表现为态度,由于态度是较明确的,因此这一层的研究对象也是比较明确的,其研究对象分为硬件、软件、人和行为四类。最后,最外层是尤其明确的,指的是那些可观察的行为与人工产物,包括规章制度、故事、仪式、习语等。
国内主流观点是采用四层次论。四层次论中将安全文化分为安全物质文化(或安全物态文化、或安全器物文化)、安全制度文化(或安全管理与法制文化)、安全价值规范文化(或安全规范文化、或安全习俗文化、或安全教育文化)及安全精神文化(或
安全观念文化、或安全智能文化)四层。其具体内容如下:
(1)安全器物层—安全物质文化
安全器物层次包括:人类因生产、生活、生存和求知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防护或保护影响或伤害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的安全工具、器物和物品。安全文化的器物层能够较明显、较全面、较真实地体现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科技文化特点。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器物层次的考察就能直观而外在地反映它所属的文化整体发展水平,即当时的安全文化整体水平。
(2)安全制度层—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制度层次包括: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减灾安全、环保安个等方而的一切制度化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和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从社会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科学体制,直至各种工业、生产行业、各个社会集团的组织形式等,均属文化的制度层次。
(3)安全精神智能层—安全精神文化
安全精神智能层次包括:安全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安全审美意识(安全美学)、安全文学、安全艺术、安全科学、安全技术以及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安全科学理论或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与理论。安全文化的精神智能层次,从安全本质来看,它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人对外部客观和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结果的综合体现,人们把它看成是文化结构系统中的“软件”。安全文化的器物层次、制度层次都是精神智能层次的物化层或对象层,是其“物化”或称为“外化”的表现形式,是精神转化为物质的“外化”结果。
(4)安全价值与规范层—安全价值与规范文化
安全价值规范层次包括人们对安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安全行为规范 具体表现为安全的道德、风俗、习惯、伦理等。安全价值规范层次处于文化系统的深层次结构之中,是文化中最不易变更的而较为顽固的成分。每一社会区域的变化,都是通过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念,把各种不同的个人在信念和心志上统合于一个整体。因此,价值规范层次被视为它所属的文化系统的特质和核心。
安全器物层人类安全文化(安全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价值规范文化安全制度层安全精神智能层安全价值规范层
图2.1 安全文化形态层次结构示意
一切有关安全社会组织形式以安全制度、法律、法规关于安全教育的哲学思想、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理论知识等人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行为准则和规范2.1.4安全文化的特征
(1)群体性特征 安全文化是组织内的共同文化,是全体成员所认同的安全理念、安全目标和安全行为规范等,或者说,是全体成员达成的安全共识。安全的保障有赖于组织中安全成员,而非某部分人员的积极参与。
(2)继承性特征 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安全文化都是经过传播、继承、优化、融合发展而成的,都是具有继承性,能体现人们长期生活和生产的方式和痕迹。
(3)时代性特征 任何安全文化的内容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人们的最新安全需求。
(4)人本性特征 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产、生活领域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突出了从事一切活动的人们身心安全健康,体现了尊重人权、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以人为本的思想。
(5)系统新 特征 安全文化以辩证的观点系统的分析安全问题,把事故的发生和出现看成是由自然和人为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所致;所以,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安全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科学的安全设施、设备、环境和方法,更是取决于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2.1.5安全文化的内容
(1)安全物质文化 安全文化也是施工企业的一种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利用物质条件,为施工企业所有人员创造有利于调动工作与生活的积极生、有利于提高效
率与安全的工作环境,在这些物质条件的建设与管理中必须体现安全的要求。物质文化对人的感觉、心理产生一种影响,使人受情景的约束,自觉地遵守安全的特定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的目的。
(2)安全制度文化 施工企业要建立起—整套针对思想教育、安全管理、生活管理、劳务人员、管理人员等的规章制度,使所有人员的工作、生活行为有章可循,使考核、督促有据可依。制度的建立,不仅能成为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而且应是激励成员前进的动力。这些制度应该具有法规性,需不折不扣地执行;应该具有针对性,紧扣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应该具有可操做性,定性定量相宜,并要具有连贯性,易于贯彻执行。
(3)安全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着眼于造就人的品格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榜样示范等,在拖工企业成员的灵魂深处产生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冲破各种不良影响的桎梏,把自己的事业与国民经济的繁荣、建筑业的振兴结合起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促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促使施工企业成员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工作观念。
(4)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文化也是施工企业的一种行为文化,包括全体成员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等。行为文化是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安全意识在实际行动中的体现,它促进施工企业成员积极地参与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把理想、信念、认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实现施工企业的安全目标而努力。
2.2企业安全文化
2.2.1企业安全文化概念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预防事故、抵御灾害、创造文化的工作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安全器物、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安全行动、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等。狭义的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道德、理想、最终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是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就是说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所涉及的种种文化实践及活动。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从属与组织文化的一个子概念。因此,企业安全文化也具有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意识性。企业安全文化通常是企业中所有群体成员认同的群体意识,是一种具有共性或形成默契的行为取向和精神观念,它可能是无形的没有诉诸于文字
但却是组织成员时时可以感受到的东西,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安全文化是由信念上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和心理的力量所交织构成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2)系统性。企业安全文化是由企业的价值观,组织精神、行为规范等一系列内容,以及相互依存与联系的多种要素所构成的一个系统;它表现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它又受到外界环境和其它文化的影响渗透,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3)软约束性。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和企业员工所起的管理作用,不同于一般的安全管理,不是单靠规章制度之类的硬约束,强制人们的行为;而是更重视通过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组织目标、行为准则等对员工的熏陶、感染和诱导,来使人们对企业安全管理产生认同感,自觉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和准则去工作。
企业安全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在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产生的新管理理论。企业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发展。 2.2.2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现代化企业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企业文明和素质的重要标志。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概括地说就是将企业决策层、管理者及全体职工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生产力和文化人。没有高度的安全文化作导向,职工行为往往易入歧途,很难实现预防事故的目的。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是指系统影响改变其他系统以及抵抗、承受其他系统的影响与作用的能力,是一个系统从周围环境中取得物质、能量信息而展现自身的功用。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有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等功能。
(1)安全知识的动力传播功能。通过安全文化的传播、教育功能,依据不同的地点,采用各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教育方式,对员工分别进行特定的安全科技、知识教育,例如:各种安全常识、技能、事故、案例、意识、安全法规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和科普宣传,从而广泛地宣传和传播安全文化知识和安全科学技术,改善和提高公众安全技术文化意识和自我保护的安康水平。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普及安全文明生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使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使命感和激励推动力量。研究表明: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行为的社会意义越明显,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生产力要素中人的安全素质,员工们科学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的安全行为,自护意识和自律规章表现必然成为安全生产的原动力。
(2)激励功能是文化本身所具有,通过表扬先进,树立安全标兵等多种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现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