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分组,按家庭住址就近为原则。

2.分发蚕卵,课后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状。

3.密切注视蚕卵的孵化,结合教材第30页的提示探究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

4.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记录孵化出来的蚁蚕(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5.待大多数小组都开始孵化的时机组织课上观察和讨论。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我们来养蚕

1.蚕宝宝出生了

第二课时 养蚕第一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细致观察蚕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以及蚕卵孵化的过程,并用合适的方式做好记录。

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什么样的环境比较适宜蚕卵孵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爱生命,善待蚕卵、蚁蚕。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2.观察蚕卵和蚕蚁的特征,以及从蚕卵到蚁蚕发生的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意识到人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体和人类是有密切关系的。 教学准备

(学生在平时的养蚕活动中需要:蚕卵、以及用来孵化蚕卵的丝绵纸,小纸盒、放大镜、气温计、记录纸等。) 养蚕记录表、养出的蚁蚕。 一.教学导入

1.提问:同学们,老师发给你们的蚕卵孵出蚁蚕了吗? 2.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交流其中的发现吧! 二.交流 蚕宝宝出生记

1.指导交流:围绕中心、语言简洁、如实描述。

2.交流:通过观察蚕卵,你能描述蚕卵的形状、大小、颜色吗? 学生描述。

16

教师讲解。

评价观察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3.交流: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 学生汇报探究的过程和其发现? 教师评价。

明确:蚕卵的孵化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交流:孵化出来的蚁蚕(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如实描述。

明确:体呈褐色或赤褐色,细小。蚁蚕体长约2.5mm,体幅约0.5mm。 三.展示 四.作业

1.继续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及时写好观察日记。 2.两周后进行交流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我们来养蚕

2.蚕宝宝在长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

2.能坚持长期的细致观察,能设计一些表格,比较细致的记录养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3.能设计一些可行的小实验来探讨自己提出来的一些问题。 4.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生命,能精心照顾好蚕宝宝。

2.爱护蚕宝宝,设计和进行实验时,不伤害蚕宝宝。

3.乐于交流与合作,能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养蚕的心得。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 2.知道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

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教学准备

17

放大镜、温度计、新鲜桑叶、纸盒或其他养蚕器具、尺子、观察记录本等。

一.教学导入

蚕宝宝顺利出生了,怎样才能把它们养得又大又壮,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关注蚕宝宝的成长吧!

二.活动 观察蚕体生长与变化

1.蚕宝宝出生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发现蚕宝宝的哪些变化?

2.交流蚕的新变化:

(1.)描述蚕宝宝身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2.)描述蚕宝宝吃桑叶的情形及蚕宝宝食量的变化。 (3.)描述其他新发现。

3.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可以用放大镜、温度计、直尺辅助观察)

4.鼓励提出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观察记录表。

三.活动 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

1.过渡:在不伤害蚕宝宝的前提下,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还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2.提问:你打算针对哪些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3.学生罗列问题。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以“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为例: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我们来养蚕

2.蚕宝宝在长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 2.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生命,能精心照顾好蚕宝宝。

2.乐于交流与合作,能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养蚕的心得。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

18

2.知道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

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教学准备

蚕宝宝“睡眠”和“蜕皮”时的录象。 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 一.教学导入

1.观看蚕宝宝“睡眠”和“蜕皮”时的录象。提问:它们怎么了?

2.明确:这是蚕幼虫期最重要的生理变化现象:“睡眠”和“蜕皮”。

3.过渡:让我们来仔细观察吧。 二.活动 观察蚕宝宝换“新衣” 1.出示: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 2.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蚕宝宝“蜕皮”前、“蜕皮”中、“蜕皮”后的情形。

3.汇报观察结果。

4.把观察结果记到养蚕日记上。填好教材第33页的记录图。 三.拓展

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 四.布置任务

课后观察自己所在小组养的蚕,统计其一生中要蜕多少次

皮。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我们来养蚕 3. 蚕宝宝大变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19

科学知识

观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教学准备

硬纸板或稻草等制作“蚕山”的工具和材料。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

一.教学导入

1.汇报:蚕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

2.明确:一般蚕一生中要进行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 3.过渡:当蚕进行完第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后,再过一段时间,蚕宝宝又不吃桑叶了,浑身通明透亮……这时,它要吐茧结丝了。

二.活动 蚕宝宝“作茧自缚” 1.观察熟蚕: (1.)学生欣赏熟蚕那晶莹透亮的美丽身体。 (2.)观察蚕成熟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体色、体形、大小等各方面的变化等 (3.)学生总结出熟蚕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去辨别自己养的蚕是否成熟。 (4.)做好观察记录。 2.阅读指南车信箱

明白:蚕熟之后,它们会本能的向上攀爬,以寻找一个适合它们结茧的立体空间,这种现象就叫做“上山”。我国古代人们用干草扎在一起给蚕制作了一个可以依托的空间。现代,人们又用硬纸板做成了一个个小格子来给蚕做茧。

3.过渡:我们也来做一个“蚕山”,帮助蚕宝宝结茧吧! 4.指导做“蚕山”。

5.观看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说一说,“蚕山”为什么能帮助蚕宝宝吐丝结茧? 6.阅读指南车信箱

了解:新型的蚕品种和蚕丝。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我们来养蚕 3. 蚕宝宝大变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501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