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尽量使持力层避开斜层岩石面,如无法避开,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持力层进行锚固。 3.处理措施
当基础出现倾斜迹象时,可通过在基底钻孔注浆(水泥浆、化学制剂等加固剂)把原来松散的土固结为有一定强度和防渗性能的整体,或把岩石缝隙堵塞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继续倾斜的目的。 (十三)承台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1.原因分析
(1)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使结构产生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导致结构开裂;
(2)由于温差变化产生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由于水泥水化时产生大量热量,致使内部温度升高,内外温差过大。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3)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是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28
2.预防措施
(1)当基底土质变化较大或承载力不均匀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使基底具有均匀的承载力;
(2)根据实际情况,应选择水化热低水泥,限制水泥用量,降低骨料入模温度,并缓慢降温;
(3)为减少混凝土塑性收缩,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振捣密实,避免过振。为避免出现缩水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加强养生,保持混凝土表面温润,避免忽干忽湿;
(4)对于刚刚出厂的水泥,要经过至少2周的熟化才能使用;
(5)当承台的平载面过大时,不能在前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成次层混凝土时,可分块进行浇筑。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分块应合理布置,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小于50m2; ②分块高度不超过2m;
③块与块间的竖向接缝面应与基础平截面短边平行,与平截面长边垂直; ④上下邻层混凝土间的竖向接缝,应错开位置并做成企口,按施工缝处理;
(6)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膨胀剂,对混凝土的收缩进行补偿;
(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可在混凝土顶面采用蓄水并覆盖塑料布进行养生,使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8)在混凝土中可掺加外加剂、方法减少水泥用量;
(9)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应避免高温时段施工,尽力安排在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对原材料进行降温,并用冷却水进行拌和,以降低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温度;
(10)当采取上述措施仍无法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时,则必须在混凝土内部埋置铁管采用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内部散热,或采用薄层连续浇筑,以便加快散热。 3.处理措施
(1)当裂缝较小时,可用碳纤维粘贴加固、环氧树脂灌注等方法进行处理; (2)当混凝土基础出现裂缝,超过规范允许时,委托符合要求资质专业队进行处理。
(十四)桥墩混凝土浇筑质量
1.原因分析
29
(1)使用水泥品种不合适;
(2)材料级配发生了变化,致使坍落度变化较大;
(3)当桥墩的高度超过2m时,由于未设置串筒致使混凝土发生离析,振捣时漏振或过振;
(4)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不当;
(5)两层浇筑时间间隔过长,或振捣时振捣棒未深入到下层混凝土中,致使两层混凝土未结合好。 2.预防措施
(1)勿用矿渣水泥,因为使用矿渣水泥后,混凝土表面易出现水纹;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3)当桥墩的高度超过2m时,在浇筑混凝土时要设置串筒,或泵送混凝土接串筒至分层浇筑部位;
(4)分层浇筑振捣的厚度一般每30cm一层,振捣时振捣棒应深入下层5cm左右,不可超厚,否则振捣效果不好。混凝土应该连续浇筑,两层之间的浇筑不可间隔时间过长;
(5)钢筋保护层的垫块要沿钢筋骨架四周均匀设置,数量每平方不少于4块; (6)使用整体模板,尽量减少接缝,接缝时垫海绵条或橡胶条并紧固密封。
(十五)墩柱顶部出现水平裂缝 1.原因分析
(1)墩柱顶部混凝土的压力小;
(2)过振造成大石料下沉,柱顶部分骨料减少,浮浆多,易在最上层箍筋处形成环状水平裂缝;
(3)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人工收面。 2.预防措施
(1)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采用二次振捣可以消除因塑性沉降而引起的内分层,改善骨料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搞渗透能力; (2)拆除最上部的箍筋;
(3)二次振捣完毕后,刮去表面浮浆,在墩柱顶上压砂袋,以增加对上部混凝土的压力。 3.处理措施
30
(1)当裂缝未形成环状时,可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封闭裂缝;
(2)当裂缝形成环状裂缝,且深度达到箍筋或超过箍筋时,应将裂缝以上部分凿除重新浇筑。当裂缝深度未达到箍筋位置时,可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封闭裂缝。 (十六)在盖梁施工中,准确安装支座下的预埋钢板
1.原因分析
(1)由于测量失误,导致预埋钢板位置不准确;
(2)预埋钢板定位后,由于未与钢筋进行连接固定,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移位; (3)由于钢板下钢筋较密,混凝土振捣困难。 2.预防措施
(1)在盖梁钢筋绑扎完毕后,要对预埋钢板的位置进行精心测量,定好预埋钢板位置。在钢板定位后要进行认真复测,保证其顶面高程与设计高程相符; (2)在预埋钢板定位后与钢筋骨架焊接在一起,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发生位移;
(3)在预埋钢板中心钻一小孔,浇筑混凝土时直到振捣到孔中流出砂浆为止;
(4)采取先浇筑混凝土后再插放预埋钢板时,应使用水平仪进行全过程监测,以保证其顶面高程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处理措施
当底板(钢板上未钻孔)脱空,标高发生误差时,应拆除预埋钢板,可先在钢板上钻孔,然后在水平仪、经纬仪的控制下,重新安装预埋钢板并浇筑混凝土。 (十七)桥墩滑模施工时局部坍塌或掉角
1.原因分析 (1)分段不当; (2)滑模提升过快; (3)千斤顶高差偏大;
(4)角部振捣不好,混凝土强度较低。 2.预防措施 (1)分段要适当;
(2)滑模的提升速度要适宜,不可过快; (3)要经常观察并注意千斤顶的高差不要过大; (4)在混凝土的振捣时,不要漏振,保证振捣质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最全面)(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