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试题第二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介质加上直流电压以后,流过介质中的电流可分为
、
及 三个部分。
2:电离的形式有 、 、 及 。 3:与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相比,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具有 和
的特点。
4:电介质的电气特性主要表现为它们在电场作用下的 、
和 。
5:我国现行标准雷电压冲击波头时间为 ,操作冲击电压波尾时间为 。 6
: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残压是指
。
7:限制内部过电压的措施主要有线路上装设 、
和 。
8: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工程上主要用 和
两个指标来衡量。
二:请选出下面各题中的正确答案(将所选择的答案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
1: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主要取决于 ( ) A. 间隙距离 B.电极形状 C.电极表面粗糙度 D.电极尺寸 2: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 B.表现游离 C.热游离 D.光游离
3:变电所中变压器到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气距离与 ( ) A.侵入波的幅值成反比
B.避雷器残压成正比
C.变压器的冲击耐压值成反比 D.侵入波陡度成反比 4:下列选项中,哪像属于非破坏性试验 ( )
A.绝缘电阻试验 B.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C.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D.交流耐压试验 5:决定雷电流波形的主要参数是 ( )
A.幅值和陡度 B.幅值和波头时间 C.波头时间和波尾时间 D.陡度和波尾时间 6: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无色无味性 B.不燃性 C.无腐蚀性 D.电负性 7:以下属于操作过电压的是 ( )
A.工频电压升高 B.电弧接地过电压
C.变电所侵入波过电压 D.铁磁谐振过电压 8:切除空载变压器出现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 ( ) A.电弧重燃 B. 电容效应 C.截流现象 D.中性点不接地
9:构成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回路的元件有冲击性主电容C1,负荷电容C2,波头电阻R1和波尾电阻R2。为了获得一很快由零上升到峰值然后较慢下降的冲击电压,应使 ( )
A.C1>>C2,R1>>R2 B.C1>>C2,R1< A.均相等 B.首端最高 C.末端最高 D.中间最高 三. 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叙述汤逊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流注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 2:画出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说明各元件的作用。 3:解释如下名词:雷击跳闸率、爬电比距、直击雷过电压。 4:输电线路耐雷水平是如何定义的?工程上如何提高其耐雷水平? 5:简述绝缘配合的原则及方法。 四.计算题(共30分) 1:现场实测试品绝缘的tgδ和Cx,何时使用正接线,何时使用反接线?已知Cn=50pF,R4=3184Ω,调节西林电桥平衡时R3=318.4Ω,C4=0.02uF,求此时Cx和tgδ。(10分) 2:某变电所的母线上共接有n条架空线路(如图),且假设架空线路上的波阻抗相同,当其中某一条线路遭受雷击时,即有一过电压波U0沿着该线进入变电所,试求此时的母线电压Ubb。(10分) UUobbbbbbUUUbbUbb 题2图 3: 一无穷长直角波经2km进线保护段侵入变电所,已知进线保护段 导线平均对地高度hd=10米,变电所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冲击放电电压ucf=370kV,变压器的冲击放电电压ub=480kV,进线保护段u50%=375kV,假设变电所为一路进线,求: ①变电所入口处入侵波陡度。 ②变压器到避雷器的最大允许距离。(10分) 注:有关公式:???(0.5? 0.008ub)l hd试题答案 1:在介质加上直流电压以后,流过介质中的电流可分为 纯电容电流、吸收电流 及 电导电流 三个部分。 2:电离的形式有 热电离 、 光电离 、 碰撞电离 及 分级电离 。 3:与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相比,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具有电晕放电和极性效应的特点。 4:电介质的电气特性主要表现为它们在电场作用下的 介电性能 、 导电性能 和 电气强度 。 5:我国现行标准雷电亚冲击波头时间为1.2μs,操作冲击电压波尾时间为2500μs 6: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残压是指 放电电流通过避雷器的时,其两端之间的 电压峰值 。 7:限制内部过电压的措施主要有线路上装设并联电抗器、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和避雷器。 8: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工程上主要用 耐雷水平 和 雷击跳闸率 两个指标来衡量。 1:叙述汤逊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流注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 汤逊理论只适用于pd值较小的范围,流注理论只适用于pd值较大的范围,两者的过渡值为pd≈26.66kPacm。(1分)汤逊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电子的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时电流倍增的主要过程,而阴极表面的电子发射是维持放电的重要条件。(2分)流注理论的基本观点:①以汤逊理论的碰撞电离为基础,强调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作用,着重于用气体空间的光电离来解释气体放电通道的发展过程。②放电以起始到击穿并非碰撞电离连续量变的过程,当初始电子崩中离子数达到108以上时,要引起空间光电离这样一个质的变化,此时由光子造成的二次崩向主崩汇合而形成流注。③流注一旦形成,放电就转入自持。(3分) 2:画出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并简述工频耐压试验方法。 AV一调压器 PV1一低压侧电压表 T一工频高压装置 R1一变压器保护电阻 R2一测量球隙保护电阻 PV2一高压静电电压表 TO一被测试品F一测量球隙 Lf一Cf一谐波滤波器(3分) 试验方法:按规定的升压速度提升作用在被测试品上的电压。直到所需的试验电压U为止,此时开始计时。为了让有缺陷的的试品绝缘来得及发展局部放电或完全击穿,达到电压 U后还要保持一段时间,一般为1min。如果在此其间没有发生绝缘击穿或局部损伤的情况,则认为该试品的工频耐压试验合格。(3分) 3:解释如下名词:雷击跳闸率、爬电比距、直击雷过电压。 雷击跳闸率:是指在雷暴日数Td=40的情况下、100km的线路每年因雷击而引起的跳闸次 数,其单位为“次/(100km·40雷暴日)(2分) 爬电比距: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2分) 直击雷过电压:指雷直接击中地线或绕击到导线上,雷电流在接地电阻上或导线的阻抗上的 电压降叫直击雷过电压(2分) 4:输电线路耐雷水平是如何定义的?工程上采用什么措施来提高其耐雷水平? 答:输电线路耐雷水平是指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子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2分)工程上采用以下措施提高耐雷水平: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采用不平衡绝缘的方式、自动重合闸、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架设线路避雷器、加强绝缘等。(4分) 5:简述绝缘配合的原则及方法。 绝缘配合是指综合考虑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电压、保护装置特性及设备的绝缘特性,最终确定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2分) 原则:根据设备在系统中可能承受的工作电压及过电压,考虑限压装置的特性和设备的绝缘特性来确定必要的耐受强度,以便把作用于设备上的各种电压所引起的绝缘损坏和影响连续运行的概率,降低到在经济上和运行上能接受的水平。(3分) .绝缘配合的方法有:惯用法(确定性法)、统计法和简化统计法(1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高电压技术试题第二套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