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她的感觉更深刻,思想更成熟;她已经备尝失望之苦,但仍然有着炽烈纯净的感情追求;她虽然在人生的旅途中几经摔滚,却依然执着地追求、勇敢地直面人生。在她身上,凝聚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寄托着作家的理想和希望。
第2节 牧歌似的自由情趣
文学是个体的精神劳动,同时又被打上地域的印痕。张贤亮的作品也是如此,他在自己的小说中,渗透进了大西北的地域品格和风俗人情。这片黄土高原也因张贤亮的文字也透露出一种迷人的田园自由情调。安逸的田园富有情调,田园中的人,尤其女人,显得那样的富有灵性。《绿化树》中的马樱花,她是那么的泼辣刚强、爽朗奔放。在那个靠力气挣工分来养家糊口的时代背景下,她做到了以弱女子的一双手养活一个家,还要忍受别人对她没有丈夫却有两个孩子的讥讽嘲笑。小说中写到有人说她受人接济是开“饭店”的,她也不气恼,只是笑着骂道:“你这婊子,你们门口才挂招牌喱。”[4]这些仿佛都没有影响她以笑颜依然热情对人。初次见到劳改犯章永璘,她就表现出了对落魄主人公的体贴和非常坦诚的信任,把家里的钥匙给他让他自己去拿镐。她对邻居朋友每个人都富有善意和同情心。正是因为这善意和同情心,赢得了
[6]人们对她的宽容和同情,违反习俗的事仿佛也“变得极有魅力,变得具有光彩” 起
来。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沉淀着粗犷淳朴独特的人性气质。《绿化树》第一节中,章永璘与海喜喜间有一次极富地方色彩的“情场恶斗”,有趣的是,章永璘这个“念书人”以暴抗暴的行为,出乎意料地得到了马缨花的赞赏。马缨花没有因为他是劳改对象而有失公平的去袒护海喜喜,决斗后她的表现是“象授予凯旋的旗帜似的把叉交到‘我’的手上,”并宣布考核结果:“你,倒挺象咱们的人!”[7]冲突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奇异存在:在中原精神文化传统影响边缘的穷乡僻壤,民风原始淳朴带有少数民族尚武色彩,人们的乡俗因为缺少宗法关系的约束而显得自由又憨纯。这种环境因素造就了马缨花性格的爽朗泼辣,它宛如西部的土地一样淳厚天空一样清澈,充满了自由无拘束的气质。也正是因为这种气质地存在,荒原上不堪重负的单调劳动,仿佛也在这个有着少数民族血统女子悠扬的歌声、与人打情骂俏的笑声之中变得格外有意义。
第2章 才子佳人模式下的牺牲者
第1节 才子佳人的叙事模式
“英雄落难,美女相救”的故事模式一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学中,落魄的才子在温柔的佳人爱恋与帮助中重获新生。张贤亮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才子佳人叙写模式——每一位才子主人公身边都会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佳人,成为陪伴才子生活的衬托。在其作品叙事里,往往落入逆境的知识青年无论面对多么残酷的迫害,都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信念。而身边如同大地一样朴实而博爱的底层劳动妇女,就会用温暖的身体及时抚慰落难英雄的伤痛。马缨花与章永璘的爱情故事里就是成功地运用这种才子佳人的模式,形成了由“灵与肉”对立统一辩证法构成的叙事结构[8]。
张贤亮的笔下,马缨花并没有超越她本人的历史局限。她生活在六十年代西北一块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贫瘠土地上,出身卑微,自己没有文化,嗅不到黄土地之外的气息。这决定了她不可能对“知识分子”产生感情上的认同,更不可能产生改造知识分子的动机。大多时候她无知的可笑,还表露出黄土高原上“单调的趣味”。但并不是她本人的过错,而是环境、社会地位等条件造成的局限性。这局限性让她完全是凭本性而不是凭理性来对待章永璘。从看到章永璘经受精神困惑和肉体双重折磨时,仅仅只能出于同情发出一声“遭罪哩”感叹便可见一般。章永璘的内心同样是纠结的,因为在交往中发现双方精神情感的不可交流,而常常感到无奈。于是最终,主人公脱离困难环境后的第一个反应,便是“顿悟”了马缨花的爱情与自身所向往的“优雅柔情”似的爱情是背道而驰的。“她虽然美丽、善良、纯真,但终究还是一个未脱粗俗的女人。”[7]虽然与马缨花结婚可以改变自己后代血统的诱惑力是那样大,但“顿悟”后的章永璘还是觉得“她和我两人是不相配的”,十分冷静地分析出了自己对马缨花的感情其实是感激而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爱,没有做出最终与其结合的决定。章永璘要成大业,就必须要摆脱这个荒蛮小村中的羁绊,这个女人作为守护神的使命已经完成。果然劳教结束后章永璘没有再回到村庄寻找马缨花,冲破了马缨花为自己编织的纯洁爱情之网而后,便逃之夭夭。
隐藏在女性救赎爱情模式背后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自恋”意识。[9]从性别角度
12
看,章永璘情爱的目的是为了在精神流浪中寻找一种慰藉和寄托,没必要也不可能像女性那样忠于爱情本身而全身心地投入。然而,由于这种女性是作者理想的梦中“神”,张贤亮作品中竭力支配着其为男主人公服务的同时,却又无法控制自己潜意识中的殷殷情愫。看到这点后,我们便能很自然地发现,之所以马缨花形象能够光彩夺目的出现在世人眼前的原因:从创作意识层面说,一方面作者把章永璘当做骄傲的王子理所应当为之配以纯洁的公主,另一方面在潜意识中却又把他当做是匍匐在地的孩子,愈是极力地想证明自己的强大,就愈加显得可怜虚弱不堪,就仿佛孤独的狼在空寂原野上嘶声呼喊,并渴望大地母亲的哺育。这种双重矛盾的心理可能就是指引张贤亮创造马缨花和一系列女性形象时的心理动机。
第2节 臣服的麻木牺牲者
在《绿化树》第二节中,当章永璘被马缨花善良的温情感动以后,提出与马缨花结婚,但马缨花却拒绝了他。这使人不禁要问:为何马缨花要在即将到来的幸福面前止步不前?马樱花对章永璘说:“你是个念书人,就得念书。只要你念书,哪怕我苦得头上长草也心甘。”[10]这一席话看出马缨花将自己划到了很卑微的地步,看似章永璘婚后吃苦,事实上她已将自己划入与章永璘不平等的地位,宁愿恪守长辈传下的古朴而陈旧的传统美德,伺候面前这位神圣的“文化人”。一方面她有对男性力量的敬畏,另一方面又对知识充满渴求和崇拜。在封建守旧的生活状态下,这是属于盲目的崇拜。她想追求却又迫于旧观念的压力,最后陷入理想与道德的自我否定之中。这是何等的麻木!
麻木的原因是什么呢?身处偏远闭塞、远离文明的地域环境中的妇女们除了“尚武”——对力的膜拜以外,还“崇文”——对现代文明和文化有着一种神秘的向往之情。西部的落后,使得这种向往永远停留在朦胧和神秘的阶段。马缨花是主动选择章永璘的,把他叫到家里精心照料,并不断鼓励章永璘读书,把有一个男人在身旁捧着书读当作极大的满足,心中充满了对文化的神秘感和对读书人的敬畏。但当被问到为什么读书,马缨花却“始终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在她的脑子里,似乎以为读书才是章永璘惟一的正道和天职,这种心理让她不“希待”海喜喜,就是因为海喜喜是个“放着书不念,倒喜欢满世乱跑” 没起色的人。章永麟也精细地感悟到,马缨花选择自己而不选海喜喜是因为马缨花有 “崇文”的意识,并由此获得了她的爱。在
13
与马缨花相处中章永璘表现出一股忠顺的、读书人特有的傻气。这种傻气和他沉毅、雄健的男子汉气质融合起来,都是使马缨花为之迷恋的魅力所在。我们可以看到,马缨花对文化盲目向往,希望通过放弃自我,从男人身上得到安宁与满足的理想,只不过是在重复着“中国妇女一个古老的传统的梦幻。”这说明马缨花在潜意识里有深深的依附心理,很大程度上被传统的“妻性”牢牢束缚着。[11]这也是有着反传统倾向的知识分子章永璘不与其结合的真正原因。
从创作意识的角度看,这种缺陷的存在得以给马缨花最终被抛弃的结局一个合理又自然的解释。揭开爱情的表皮会发觉马缨花身上永远笼罩着一层“依附男性”的阴影,使她最终走向服务于男主人公并“泯灭自我”的结局。表面看塑造完美理想的“佳人”表达着作家强烈的“女性崇拜”意识,然而实际上仍然是一种男性的写作策略。因为在这样的恋爱模式里,男性心安理得地承受着女性的奉献,女性则在完成负担拯救男性的使命后悄然消失,她们是名副其实的爱情牺牲品。
13
第3章 精神之爱治愈肉体之伤
第1节 物质与肉体的馈赠
恩格斯曾这样定义爱情:爱情是指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倾心爱慕,并且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12] 因爱之名,当马缨花拒绝和章永璘结婚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没有文化但却天真坦荡的农妇伟大的爱情。同时马缨花利用别人对她的好感获得更多的食物以供章读书,这看似不道德的行为实则却是无私的在为爱人考虑的权宜之计。最后马缨花在章永璘怀疑她的贞操时说:“就是钢刀把我头割断,我血身子还陪着你哩!”[13]体现的是最朴实的爱情气魄。爱情之于章永璘——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倍受迫害,在那个低标准、瓜菜半年粮的年代是马缨花用白馍、杂合饭、土豆白菜养壮了章永磷,把他由为了活着不择手段的“狼孩”转变成为有理性有尊严的男子汉。对于章永璘来说,“饥饿”既是胃的“饥饿”,也是灵魂的“饥饿”。马缨花即是地上的养母,又是天上的圣母,强健着章永璘的体魄,也净化着他的灵魂。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章永璘无疑是不幸的,他被下放,受尽苦难,但章永璘又是幸运的,他遇见了马缨花。马缨花带给章永璘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喂养了章永璘羸弱的身体,也喂养了他不健全的思想性格。灵魂升华的同时,肉体也在升华,一个“梦中洛神”就这样出现了。但需要注意的是,马缨花的爱情并不是类如贾平凹的小说中的陕西女人一样——发泄为目的的肉欲总是占有很大的部分[14](典型如他长篇小说《废都》中的唐宛儿、柳月等形象)。马缨花的爱情是灵与肉的统一,甚至,更注重灵。章永璘肉欲需要总会被马缨花拒绝,她对章永璘的爱情是上升到精神层次的,这对一个劳动的妇女来讲是难能可贵的。
马缨花象一面镜子,在这镜子面前章永璘照出了自己的弱点。马缨花在劳动中对章永璘表现出来的同情,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以及她那感染人的“返朴归真”“通晓世理”的性格,都构成了马缨花和章永璘的爱情基础。这个美丽善良的女人马缨花就是如此对章永璘关爱备至,是她的爱给章永璘的生命注入热烈的活力和希望。
1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绿化树》中马缨花的形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