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3-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提纲 (1到3章)

2009-11-28 11:30:01| 分类: 资料 |字号

导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概念P1

教学论——是以教学规律与艺术技巧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优化教学活动的理论。 学科教学论——研究某一学科的教学理论科学。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以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P3

1)思想政治学科教的科学规律与艺术; 2)思想政治学科学的科学规律与艺术。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P2 逻辑起点:学习(体现以学为本)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运行中,实际上是把学习这个范畴从抽象演绎到具体的过程,

同时也是具体到抽象的归纳过程。

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边缘交叉科学。

理论性: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应用性:方法、技能、技巧

五、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P5

1)教学基本理论(教学的历史、本质、规律、原则、过程等); 2)学科教学理论(课程理论、智力教学理论、非智力教学理论等);

3)学科应用理论(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评价、教学艺术等)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原理论 课程论 学科教学过程论 学科教学方法论 学科教学艺术论 思育的历史回顾,21世纪的中国思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地位和作用(重要性)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目标体系、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及教材介绍、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教什么) 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系统的要素,教学的方针,教学的规律(本质、要素、方针、规律) 教学组织,教学基本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如何教)(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艺术概述,艺术的方式(如何教得更好)(掌握教学艺术技巧) 学习指导的概念、主要措施,学习的策略、方法(学习指导的作用及如何指导) 理学科学法轮 论体学科教学评素质教育评价观,评课,考试和试卷分析 (掌握评价的技能) 系 价论 学科教师论 教师专业化,教师的作用和专业特点,教师的价值观、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价值,对社会的作用,应具备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职业技能) 学科实践论 思育实习的意义和作用,实习的思想教育工作,实习的组织和步骤,实习的班主任工作,实习的任务和实习成绩评定 六、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方式P9

(1)理论讲授

(2)教育观察(录象/点评) (3)教育调查研究

(4)教学训练(编写教案\\试讲\\评课) (5)微格教学 (6)教育实习 (7)教育教学研讨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一.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概况P12 1.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

把握:英国、法国、德国三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点与德育内容。 英国:思想政治课由宗教、社会科学和道德教育组成。

法国:培养公民责任感为学校德育的主要课题

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是使儿童获得自由和负有责任,培养集体观念,使学生成为有纪律、有教养的公民。

德育内容:①人权教育②民主生活教育③国家政体教育④爱国主义教育⑤伦理道德教育 2.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把握:美国德育的总目标与内容。

总目标:使学生了解美国政党多元化、政体三权分立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忠诚、

尊重人权、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思想言论自由和有思维能力的人。 德育内容:①公民教育②道德教育

3.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日本道德课的目的与德育内容。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完善人格。

内容:①爱国主义教育②个性教育③人生观教育④国际化教育⑤劳动教育

思考:各国思想政治教育让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些方面?(结合国情,你认为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二.优秀的德育思想 P17------P20 1.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P17

(1)中国传统德政的观念

儒家:道德教化是治国之本 (2)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念

“仁”:表达对自己、他人、国家的态度和情感 “义”:把道义作为行为的根本,按照礼节去实行 (3)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

传统优秀道德品质: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宽恕、谦敬、诚信、礼让、自强、持节、明智、知耻、勇敢、节制、廉洁、勤俭、爱物。

传统德育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知、情、意、行统一、寓教于乐、事理并举,环境影响、以身作则等。 (4)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乐道; 2、自省自克; 3、身体力行; 4、改过迁善

二、关于教学的思想 1、因材施教; 2、启发诱导; 3、学思结合;

4、虚心笃实,实事求是;

5、培养好学、乐学精神,学行结合。

2.国外优秀的德育思想P19

(1)卢梭:自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尊重儿童个性和情感。 (2)赫尔巴特:德育为本,培养完善的人格。

(3)杜威:“教育即生活”,实践中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4)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发展分阶段进行,以认知为基础,以道德思维发展为核心,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

(5)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道德论。

(建立人本主义课堂,了解、理解、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 (6)拉斯思、西蒙:价值澄清理论。(创造一个友好、平等、尊重、信任、和激励的课堂氛围,探讨社会问题,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 (7)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儿童道德发展取决于示范榜样的作用,主张通过观察学习、自我强化提高自我效能感。) 3.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P21 (一)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人的具体表现: 1)要有不断进取的意识; 2)要有远大正确的理想;

3)要有不断学习的习惯,不断创新的意识; 4)要有智慧、能力和好的人格及健康的心理。

(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明确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

(四)德育的目标:培养又红又专的“四有新人”。 (五)德育的内容:

1)方向性内容(“五爱”);

2)认知性内容(政治、思想、形势、道德、人生观教育);

3)道德规范性内容(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等)

(六)德育的方式:从小抓起,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七)德育的原则:教学相长,建立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八)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教师是关键。

三.素质教育

1.定义:P26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或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品质等。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①国际竞争的需要。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是能力素质。

②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已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外延式经济向内涵式集约化经济发展。国家提出的两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首先要实现人的持续发展,因此,中小学教育要率先为人的一生发展打基础。 ③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人在社会中要满足两大需要:一是生存需要,又叫欠缺需要,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一是精神需要,又叫发展需要,人的幸福感即来源于此,这同样需要提高素质。

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提出标志着教育改革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3.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性质:P27

(1)目的性(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2)育人性(以德育为本); (3)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

(4)全面性(德、智、体、美各方面); (5)基础性(以基础素质培养为中心);

(6)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

①为了生命发展,全体发展(不是同步发展),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个性发展。 ②培养四种能力: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生活)。

(三)实施素质教育要树立几种新观点:

①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天生我辈必有材,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对中小学生不能贴标签。 ③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看一个人的发展应注重其纵向发展。要多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要首先确认多数孩子都是好孩子。高校自主招生后招了大批通才、怪才、偏才,他们在某些领域都是难得的人才。捏面人、剪纸也可以上外国讲学。 (四)实施素质教育几点认识:

①教学要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地生动地活泼地发展。 ②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开发智慧潜能。

③不仅要注重知识能力,还要重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同步,要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⑤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成功的愉悦。 ⑦教法与学法要统一。教法要为学法服务。 4.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重点

(1)核心: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完美的人格P30 人格——体现在人身上的长期稳定的基本品质

(自然属性:气质、个性、能力、智力等;社会属性:动机、兴趣、思想、观念、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

(2)重点:培养创新精神

①古代:工具型教育近代:知识型教育 现代:创新型教育

②创新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不墨守成规、推陈出新、不断改革和探索、不断进步和超越的心理品质。

③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1)为创新人才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2)能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品格。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P36

(1)性质:德育(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2)原因:(多角度,详看课件)

五.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与课本角度不一P39) 1、三大功能(老师的观点)

(1)政治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品格教育功能。品格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3)文化教育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

(1)政治功能是政治课的首要功能。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淡化了政治功能,必然使政治课的品格教育、文化教育步入歧途,动摇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从根本上违背我国的教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在线全文阅读。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9077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