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要进一步学习用1格表示1个单位和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等过程。例1侧重于1格表示1个单位;例2则过渡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体会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优势。整个单元的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散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经验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的数量需要进行统计并直观地表示出来,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教学的起点。
2.注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1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课时 2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课时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4、第95页)
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几天是晴天,几天是阴天,几天是多云吗?要想准确地了解这些信息,就离不开统计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新知识——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激发学习的兴趣。轻松的谈话,有趣的情境,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下面是某位同学对北京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所做的记录,先看看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例1)
生1: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这五种情况。 生2:但是不容易看出每种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
师:是啊。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清楚地表示出每种天气数量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展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我经过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表示出来了: 天气 晴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 天数 9 6 9 5 2
生2:我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先把这5种天气情况都写出来,然后逐一去数一数,哪种天气增加一天,我就在那画一个○,就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与画图表示的方法很类似,就是不再画○,而是用一个一个的小格表示出来。
教师边演示制作条形统计图,边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首先画一条横轴,表示天气,在横轴上间隔同样的距离,分出宽度相同的5份表示这5种天气情况;然后在左侧画一条纵轴,表示天数,在纵轴上我们要等分好小格,每1个小格我们说是1个单元格,表示一天;最后把这些横竖线画成小格。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开始画条形统计图的直条了,哪种天气增加一天就在相应的直条那涂色1格,这样哪个直条比较长就说明那种天气比较多。
师:你觉得画图表示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方法更清楚?为什么?
生:条形统计图表示得更清楚。因为条形统计图上的单元格大小一致,又标着数据,这样就很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了。
师: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1:统计表中显示的是数据,我们需要比较数据的大小才能知道谁多谁少。 生2:条形图更直观,一看直条的长短就知道谁多谁少了。 ……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认为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调查整理,自己制作统计表、统计图,看看从中可以发现些什么?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让学生参加实践,发挥主动兴趣调查收集数据,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将课内外联系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综合能力】
A类
用统计表记录你班里同学在哪个季节过生日,然后完成下面各题。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共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里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考查知识点: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类
育红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 音乐小组:15人。 数学小组:12人。 美术小组:10人。 航模小组:7人。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活动小组 数学小组 美术小组 航模小组 音乐小组 人数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吗? (考查知识点: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略
B类
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95页“做一做”
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显示数据 条形图:直观形象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首先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己设计的例1主题图统计图,代表展示以后介绍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重点让学生认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为学生今后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做准备。教学时让学生知道怎么制作统计图,如何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能力。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6~103页)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重点: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 难点: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 学生回答。
师:大家喜欢的早餐还真是不一样,喜欢什么早餐的人多呢?我们能不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1.教学例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