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兽医学教案
主要教学要求: 第 教学周/第 节(第 一 次课)
1、介绍动物传染病学的研究对象、范畴、发展概况及其重大意义。介绍动物传染病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动物传染病学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的信心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掌握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以及传染病的特性并举例说明。对感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作详细的讲解,要求学生对各类型的关系充分掌握。对感染的发展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进行阐述,使学生清楚掌握感染的不同阶段 掌握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各环节的作用和类型,掌握什么是疫源地什么是自然疫源地,明确二者的区别以及如何划分。 教学重点、难点: 1、动物传染病防制研究的发展。 学习提示: 1、动物传染病学的定义、任务及其兽医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感染和传染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特性、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的概念,潜伏期的概念,潜伏期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自然疫源地与疫源地的划分。 教学方法、手段: 1、PowerPoint投影、电脑、投影仪。 2、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2、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病毒持续感染、备 注 慢性病毒感染的特点以及潜伏期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绪 论(1学时) 1、动物传染病学; 2、动物传染病防治研究的主要成就; 3、动物传染病防制研究的发展动向。 第一章 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4学时) 一、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1、感染或传染 2、感染梯度 3、传染病 4、传染病与普通病的区别:传染病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 二、感染的类型和传染病的分类 (一)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 2、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3、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型感染和一过型感染。 4、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5、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1
6、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7、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8、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二)传染病的分类 1、按病原体分类 2、按动物种类分类 3、按受侵害的主要器官或组织系统分类 4、按病程长短分类 5、按疾病的危害程度分类 6、按疾病的来源分类 7、其他分类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8、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三、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1、潜伏期 2、前驱期 3、明显(发病)期 4、转归期(恢复期) 四、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1、患病动物 2、病原携带者 (二)传播途径和方式 1、传播途径 2、传播方式:1.垂直传播;2.水平传播。 (三)动物的易感性 1、易感性和易感动物 2、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1)动物内在因素;2)外界因素;3)特异免疫状态。 五、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1、疫源地 2、自然疫源地 六、流行过程发展的某些规律性 (一)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1、散发性(sporadic) 2、地方流行性(endemic;enzootic) 3、流行性(epidemic;epizootic) 4、大流行(pandemic;panzootic) (二)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1、季节性 2、周期性 2
七、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1、作用于传染源 2、作用于传播媒介 3、作用于易感动物 (二)社会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2、饲养管理因素 第 教学周/第 节(第 次课)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持续性感染、长程感染、顿挫型感染、潜伏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垂直传播、生物性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间接传播、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烈性传染病、法定传染病、外来病、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新生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疫源地、疫区、疫点、 自然疫源地、散发性、流行性。 2、影响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两大因素”是什么?当某种传染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流行比较严重并不可能在短期内控制和清除时,应采取以针对哪个环节的措施为主? 3、潜伏期在防制传染病的实际工作中有何意义和用途? 4、如何切断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试举出切断每个环节的两种以上的措施。 5、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有何不同? 6、降低动物易感性的措施有哪些? 7、如何改变传染病发生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其它内容(含作业): 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文献: 教材:《预防兽医学》,鲁承、许应天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参考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编.动物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王建辰.曹光荣主编.羊病学. 北京:农业出版社,2002. 白文彬.于康震. 动物传染病诊断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潘耀谦.张春杰.刘思当主编.猪病诊断彩色图谱.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Barbara E.Straw.Sylvie D`Allaire.WilliarnL.Mengling.David l. Taylor. EDITED BY.8TH EDITION DISEASES OF SWINE, 1999. 小沼操等主编.动物感染症.日本东京:近代出版社,2006. 唐家琪.主编.自然疫源性疾病.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教学后记:
动物传染病学教案
第 教学周/第 节(第 二 次课)
主要教学要求: 学习提示: 掌握预防传染病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及隔离和封锁的平时预防措施和发病时扑灭措施。 措施,免疫接种和药物接种的注意事项,了解消毒、杀虫、灭鼠的方法,传染病病畜的治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1、PowerPoint投影、电脑、投影仪。 1、重点: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2、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实验室的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方法、隔离和封锁的措施、如何做好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及其注意事项。 2、难点:实验室的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方法、如何做好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及其注意事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备 注 第二章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一、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 1、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2、疫情报告和诊断:流行病学诊断、临诊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病理组织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 3、检疫:产地检疫、.运输检疫。 4、隔离和封锁:患病动物、可疑感染动物、假定健康动物;封锁疫点应采取的措施、封锁疫区应采取的措施、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解除封锁。 5、传染病病畜的治疗:针对病原体的疗法、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6、消毒、杀虫、灭鼠:消毒的分类、消毒的方法;物理杀虫法、生物杀虫法、药物杀虫法;器械灭鼠法、药物灭鼠法。 7、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紧急接种;药物预防的现实意义、药物预防的弊端及误区、科学实施药物预防的原则和方法、重视药物残留和禁用药物问题。 第 教学周/第 节(第 次课)
4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名词:检疫、动物、受威胁区、特异性疗法、态制剂、免疫接种、紧急接种、限用药物。产地检疫、口岸检疫、PCR、生物芯片、隔离、封锁、假定健康消毒、终末消毒、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热消毒、微生态制剂、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免疫程序、多联苗、多价苗、免疫失败、药物残留、禁用药物、限用药物。 2、强调家畜传染病的防制原则应以“预防为主”,在实际工作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筒述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和步骤。 4、常用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5、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有哪些内容? 其它内容(含作业): 传染病的治疗原则和用药原则是什么?试分述药物预防的利和弊。 参考文献: 教材:《预防兽医学》,鲁承、许应天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参考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编.动物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王建辰.曹光荣主编.羊病学. 北京:农业出版社,2002. 白文彬.于康震. 动物传染病诊断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潘耀谦.张春杰.刘思当主编.猪病诊断彩色图谱.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Barbara E.Straw.Sylvie D`Allaire.WilliarnL.Mengling.David l. Taylor. EDITED BY.8TH EDITION DISEASES OF SWINE, 1999. 小沼操等主编.动物感染症.日本东京:近代出版社,2006. 唐家琪.主编.自然疫源性疾病.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教学后记: 动物传染病学教案
第 教学周/第 节(第 三 次课)主要教学要求:
掌握常见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发病机理传染病的病程规律及每一阶段的特点、流行病学、不同动物的临床症状、学习提示: 公共卫生部分适当强调。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动物传染病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